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284篇
基础科学   135篇
  184篇
综合类   1921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砂田抑制蒸发功能随覆砂年限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压砂覆盖(砂田)保温及抑制蒸发功能随砂田退化程度的演变规律。【方法】基于多年Landsat卫星数据,使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香山地区砂田地表温度(LST),结合田间地表温度监测,对比砂田与裸地的地表温度变化,分析了砂田抑制土壤蒸发的机理,并探讨了砂田的功效与砂田使用年限的关系。【结果】砂田在LST-NDVI梯形空间中贴近于暖边,其土壤水分比耕地少,接近于干土层。因此,砂田可以隔离辐射与土壤表层,从而减小潜热通量,抑制土壤蒸发。砂田昼夜温差明显比裸地大,且对于西瓜等作物,砂田的有效地表积温也比裸地提高了10%。【结论】砂田退化过程可分为纯砾石阶段、砂土混合阶段和砂土连通阶段,从砂田的保温及抑制蒸发功能来看,砂田的有效使用年限为25~30 a。  相似文献   
42.
宁夏压砂地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宁夏压砂地现状和利用年限,表明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西瓜产量明显下降,压砂5~8年、10年、15年、25年的产量分别比压砂1~3年下降30.6%、40.0%、60.0%、73.3%。目前正在耕种的6.7万hm2压砂地,到2018年将全部成为老砂地,面临着弃耕撂荒的危险,针对这个问题从轮作倒茬入手,研究了砂地持续利用的问题,结果表明枸杞是适宜砂地大面积持续栽植的理想作物。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旱直播稻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分别选择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和5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田土壤处理防除杂草宜选用33%二甲戊灵乳油3 000 g/hm~2、38%噁草酮·丙草胺乳油1 500 g/hm~2、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60%丁·噁乳油1 500 g/hm~2,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4.09%、92.81%、92.20%、91.88%,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6.32%、94.66%、94.84%、95.14%;茎叶处理宜选用60 g/L五氟·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2 250 g/hm~2、9%嘧肟·氰氟草微乳剂1 500 g/hm~2、20%噁唑·灭草松微乳剂3 300 g/hm~2,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6.25%、95.79%、93.77%,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7.41%、96.73%、94.96%。以上处理对杂草持效期均长达30 d。综上,采用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轮换用药,可有效控制旱直播稻田杂草。  相似文献   
44.
《中国瓜菜》2017,(9):46-47
环渤海旱地盐碱区自然环境恶劣,土壤干旱盐碱化,且基本无灌溉条件,对于当地发展西瓜生产影响很大,但该区域内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离子,生产的西瓜品质优良,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经过多年试验,探索出在旱碱区无灌溉条件下应用抗旱耐盐西瓜品种,采用冬前开沟集雨、地膜凹型覆盖、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管理技术,实现旱碱地西瓜的优质高产,促进旱碱地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5.
46.
承德山楂园多建立在山地,瘠薄的立地条件、传统的栽培方法是影响山楂优质丰产的主要因素。对瘠旱山地山楂进行了矮密丰产技术试验,集成出了较先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7.
施肥对旱薄地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农业科学》2015,(6):718-72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讨施肥对旱薄地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磷钾水平下,施氮量与株高、穗粗、穗长、单株粒质量、穗粒质量、千粒质量、产量等性状均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相同氮磷水平下,施钾量与茎粗呈显著相关;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穗长和产量呈增加趋势,穗粒质量呈降低趋势,但均不显著;相同氮钾水平下,施磷量与穗粒质量和产量呈显著相关;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穗长、穗粗呈增加趋势。较高水平的氮、磷、钾配施能有效地改善旱薄地谷子农艺性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8.
鲁西南山岭薄地土质偏沙性,土层浅,保肥保水能力差,基本无水浇条件,农作物浇水基本“靠天吃饭”,常年仅能种植甘薯、花生等耐旱耐瘠作物[1],如遇春、夏高温干旱,易造成黑斑病等病害发生较重,产量不高,品质下降等问题。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对土地施用水肥转变为对作物植株根系直接施用,具有节水、节肥、高效等特点[2]。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山岭地鲜食型甘薯栽培,研究其对山岭旱薄地鲜食型甘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以指导甘薯生产实现绿色、经济、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49.
50.
总结了沿淮地区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草害防治、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内容,以为该技术在沿淮地区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