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8篇
  12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为探明在孕穗期冷水胁迫下不同耐冷性早粳稻氮磷钾养分的变化规律,选用30份黑龙江省品种(系),在孕穗期平均17℃冷水灌溉20 d的试材为低温处理,按结实率CRI值进行耐冷性分级,研究冷水胁迫下抽穗期植株氮磷钾积累及其与早粳稻耐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水处理导致所有材料茎、鞘和叶片中氮含量,茎和鞘中磷和钾含量下降,其中冷水胁迫对茎中氮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鞘中氮含量,并且耐冷性弱和极弱的材料茎和鞘中氮、磷和钾含量,叶片中氮含量较耐冷性极强和强的材料更容易受到冷胁迫的影响。冷水胁迫对不同器官氮、磷和钾含量影响不同,其大小顺序为:茎>鞘>叶片。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鞘中氮含量与结实率、每穴实粒数、产量的CRI值呈显著正相关;茎中磷含量与产量和千粒重的CRI值呈显著正相关;茎中钾含量与每穴实粒数和产量的CRI值呈显著正相关,可见,鞘中氮含量和茎中磷和钾含量可作为寒地早粳稻孕穗期耐冷性鉴定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62.
<正>问:小麦已经拔节,能否混用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氰戊·辛硫磷?答:小麦拔节后不能再施用2甲4氯,否则容易对麦苗造成药害。氯氟吡氧乙酸在小麦拔节后仍能施用,可以与氰戊·辛硫磷混用。问:小麦处于孕穗期,田间的看麦娘也处于孕穗期,可以用什么药防除?答:小麦拔节后一般不宜再施用除草剂,杂草发生量大时  相似文献   
263.
高温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极端高温出现频率增加,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结实期是水稻高温敏感时期。综述了水稻高温敏感期高温影响其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高温影响花粉发育、花药开裂和颖花育性等, 也影响到同化物积累与转运、籽粒灌浆和淀粉合成等生理生化过程,最终导致结实率下降和产量降低。从现有研究看,结实率和籽粒产量是水稻耐热性鉴定的两个主要农艺指标。综合已有的研究,提出了遗传改良、肥水管理优化、人工辅助授粉和生长调节物质应用是减缓水稻高温伤害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264.
本研究利用多花黑麦草Musashi品种, 研究孕穗期和开花期饲草在不同凋萎时间的饲用品质动态及青贮品质动态, 旨在选择出适宜不同生育期多花黑麦草凋萎青贮的时间。实验设置了对照、凋萎1, 2, 3, 4和5 h共6个处理, 分别测定了原料的饲用品质相关性状和青贮料的发酵品质性状。结果表明, 原料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含量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 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则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孕穗期多花黑麦草在凋萎过程中的WSC呈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凋萎1 h时含量达到最高, 为10.62%, 之后小幅下降, 但始终高于对照(P<0.05);开花期多花黑麦草在凋萎过程中的WSC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凋萎3 h时含量达到最高, 为14.46%, 之后下降。孕穗期多花黑麦草不同凋萎时间的青贮发酵品质性状中, pH在凋萎3 h时最低, 为4.05, 随后小幅上升;氨态氮(NH3-N)含量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乳酸(LA)含量先升后降, 凋萎3 h时含量最高, 达8.49%。开花期多花黑麦草不同凋萎时间的青贮发酵品质中, pH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持续上升;NH3-N含量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 凋萎2 h处理的含量最低, 为2.03 mg/g;LA含量持续下降, 但凋萎3 h以后LA含量大幅降低, 仅为4.56%, 凋萎5 h时LA含量则大幅降至1.38%。适宜的凋萎处理时间, 应该是原料中的WSC含量较高, 干物质含量适宜;青贮料具有较低的pH、NH3-N含量和较高的LA含量。综合孕穗期多花黑麦草在不同凋萎时间的青贮品质变化趋势, 以凋萎3 h为佳, 凋萎3 h时原料的干物质含量升至26.59%。开花期则以凋萎2 h处理最佳, 凋萎2 h时原料的干物质含量升至28.03%。  相似文献   
265.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以南粳45与两优培九为供试品种,于孕穗期设置不同高温强度和不同持续天数处理,分析水稻光合速率、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等对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高温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孕穗期高温处理后,水稻光合速率和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降低幅度越大。与CK相比,41℃高温处理7d时,两优培九、南粳45光合速率降幅分别为44.6%、28.8%;减产率分别为81.6%、87.7%。高温导致颖花结实率降低、颖花量减少,光合物质向穗部运移不畅,进而导致水稻经济系数降低。41℃高温处理6d时,两优培九和南粳45茎秆占植株生物量的比重均超过70%。高温处理后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减少趋势,其降低幅度与高温强度、持续时间有关。在41℃高温处理7d时,两优培九穗粒数减少41.9%,结实率降低93.5%,千粒重降低25.3%;南粳45穗粒数减少50.1%,结实率降低79.6%,千粒重降低23.7%。由此可见,孕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中结实率影响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受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66.
高雪  朱林  苏莹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9):1736-1744
[目的]研究甜高粱孕穗期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探明不同甜高粱品系(种)孕穗期耐盐性,为甜高粱在盐渍化土地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品系(种)甜高粱(F373、A47、A60、A39和大力士)为试验材料,设盐胁迫(含盐量5.76 g/kg)和对照(含盐量1.85 g/kg)2个处理,测定孕穗期甜高粱大田生理指标及相关酶活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孕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各品系(种)甜高粱的株高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降低,冠层温度、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不同品系(种)甜高粱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除A39外其他品系(种)甜高粱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盐胁迫下显著升高(P<0.05,下同).盐胁迫下5个甜高粱品系(种)耐盐性排序为:A47>F373>A60>A39>大力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种)甜高粱的株高和SPAD值与综合评价D值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83.[结论]株高和SPAD值可作为甜高粱孕穗期耐盐品系(种)筛选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67.
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地面高光谱遥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的高光谱遥感预测模型,2017年在荥阳和鹤壁大田区域进行野外试验,利用便携式光谱仪ASD FieldSpec Handheld测量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冠层高光谱数据,使用LAI2200冠层分析系统采集冬小麦冠层LAI。通过对高光谱数据进行不同形式的变换以及高光谱特征变量的计算,并与叶面积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拔节-抽穗期,LAI与Dr(红边幅值)、SDr(红边面积)、VI3(红边面积SDr与蓝边面积SDb的比值指数)、VI5(红边面积SDr与蓝边面积SDb的归一化指数)、VI6(红边面积SDr与黄边面积SDy的归一化指数)的相关性较大,相关系数均大于0.85;在开花-乳熟期,LAI与Rr(红谷反射率)、VI1(绿峰反射率Rg与红谷反射率Rr的比值指数)、VI2(绿峰反射率Rg与红谷反射率Rr的归一化指数)、VI3、VI5的相关性较大,相关系数均大于0.7,且均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因此,拔节-抽穗期选择变量Dr、SDr、VI3、VI5、VI6作为估算模型的自变量;开花-乳熟期选择变量Rr、VI1、VI2、VI3、VI5作为估算模型的自变量。拔节-孕穗期叶面积指数单变量估算模型中大部分变量的二次模型决定系数较大,其中VI3、VI5、lg(1/ρ676)、dρ750/dλ750的二次模型决定系数超过0.6,拟合程度较高,同时dρ750/dλ750的RMSE值最小,因此认为以dρ750/dλ750为自变量的二次模型最优。开花-乳熟期单光谱变量建立的叶面积指数估算各类模型中大部分参数的指数模型决定系数较大,其中Rr、VI3、VI5的指数模型决定系数超过0.7,拟合程度最高,同时VI5的RMSE值最小,因此认为以VI5为自变量的指数模型最优。  相似文献   
268.
两系杂交早稻父本996孕穗期和开花期耐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4628(耐冷性弱)和丰源B(耐冷性较强)为对照,采用人工气候室低温处理对两系杂交早稻父本996孕穗期和开花期的耐冷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996孕穗期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4628,结实率下降值和低温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4628;996开花期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丰源B和4628,结实率下降值和低温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丰源B和4628.说明996孕穗期的耐冷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4628,开花期的耐冷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4628和丰源B.  相似文献   
269.
<正>据江苏省植保站预测,今年该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纹枯病偏重流行,里下河、沿淮及淮北局部地区大流行。目前该省水稻已普遍进入拔节孕穗期,田间郁闭度增加,有利于纹枯病水平和垂直扩展。生产上应注意防治纹枯病,保护水稻上部3张功能叶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270.
水稻“旺壮重”超高产栽培技术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专题组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专题组我国水稻单产经60年代矮秆品种的育成与推广,提高了栽植密度和穗数,实现了第一次飞跃;70年代杂交稻的育成与推广:提高了每穗粒数,实现了第二次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