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3篇
  免费   951篇
  国内免费   1914篇
林业   778篇
农学   1575篇
基础科学   691篇
  4442篇
综合类   9546篇
农作物   1348篇
水产渔业   599篇
畜牧兽医   2038篇
园艺   680篇
植物保护   551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738篇
  2022年   915篇
  2021年   859篇
  2020年   873篇
  2019年   882篇
  2018年   582篇
  2017年   867篇
  2016年   994篇
  2015年   882篇
  2014年   1057篇
  2013年   1087篇
  2012年   1276篇
  2011年   1249篇
  2010年   1217篇
  2009年   1106篇
  2008年   1027篇
  2007年   938篇
  2006年   765篇
  2005年   666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氮、磷营养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营养液混合基质育苗,研究了不同氮、磷营养对黄瓜幼苗外部形态指标的影响。其结果认为:氮磷营养对黄瓜幼苗茎粗、叶面积、全株干重及根系均有很大影响。氮肥对茎粗、叶面积、全株干重的影响大于磷,但增加氮的施肥量,必须与磷肥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2.
日本石灰氮日光消毒防治温室土传病害技术简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灰氮,俗称乌肥或黑肥,主要成分为氰氮化钙或称氰氨基化钙(CalciamCyananid,分子式:CaCN2 ),其它成分有氧化钙和碳素等。石灰氮作为一种古老的农用化学肥料,已有 100余年的使用历史。在我国 20世纪 6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中期,石灰氮也曾一度被广泛地应用于水稻基肥、调节土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传统畦灌施肥和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樱桃番茄生长的影响。与畦灌相比,滴灌施肥处理可以降低氮肥用量16.7%,达最高产量时,畦灌处理最高用肥量为573.1 kg·hm-2,滴灌处理最高用肥量为 510.1 kg·hm-2。滴灌具有明显的节肥效果。  相似文献   
94.
一般将自然含水量低于45%,粗纤维高于18%的饲料称为粗饲料,包括干草、秸秆和秕壳等纤维性农副产品。粗饲料在自然状态的条件下是一种劣质饲料。其特点是:粗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品质不佳;粗纤维含量高,还有一些木质素;无氮浸出物虽然含量高,但其主要成分是半纤维素和聚糖醛酸,几乎不含淀粉。因此,粗饲料质地粗硬,适口性差,不易消化,食入量低,导致其营养价值很低。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粗纤维等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程度,而粗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降低能显著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进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5.
土壤中氮营养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营养斑(nutrient patch)在土壤中是普遍存在的。从70年代以来,国外就通过各种模拟方式对土壤中营养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以对氮营养斑研究居多。研究表明:氮营养斑对新生根系的繁殖影响较为明显,但不同植物反应不一样,影响机理还不很清楚。营养斑也是生物活性较强、种群数量较多区域,在养分循环体系中起着特殊作用。营养斑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可能有很大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很欠缺。本文主要对土壤中氮营养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土壤水分研究进展及简要评述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回顾了土壤水分研究的进程及取得的一些成就:从最初的形态学观点到现在的能量观点;从简单研究逐步发展为一门学科,再到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日趋理论化同时注重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手段的多样化;研究领域的扩展等等。同时指出了当前土壤水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土壤水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化学防卫是昆虫防御外来侵害的方法之一。简要评述了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 varivestis、南瓜瓢虫Epilachna borealis、苜蓿瓢虫Subcoccinella vigintiquatuorpunctata 3种瓢虫蛹分泌的化学防御物质——氮杂大环内酯的结构、生物活性以及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
甜椒始花期氮素分配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5N 示踪技术研究了营养液培养甜椒始花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的动态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根与果实中氮的含量在始采期以后保持稳定; 而叶片中氮的含量则随生育进程迅速下降, 盛采期时与果实和根相近, 且两倍高于茎和侧枝。始花期由根吸收的标记氮主要贮存在叶片中, 2 周后向新生器官的运转率高达50. 6%, 4 周后达到57. 1%, 6 周后为58. 0%, 说明越是新近吸收的氮素越容易被再度运转到其它器官, 随着在体内时间的延长, 氮的再运转能力逐渐降低。开花后2 周收获的果实中标记氮占始花期吸收总量的3. 24%, 第3、4、6 周分别为11. 12%, 9. 49%和4. 75%。果实是甜椒体内氮的强力库, 氮素竞争力最强。  相似文献   
99.
通过12a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在自然降水条件、冬小麦—大豆轮作(或休闲)种植制度下,0~400cm土娄土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积累的特点。结果表明,长期单施氮肥,氮的表观利用率特别低,仅0.51%,氮肥配施钾、磷肥,氮的表观利用率为25%~35%,氮磷钾平衡施肥及配施有机肥,氮的表观利用率达到50%;施N肥方式显著影响土壤硝态氮积累和淋移,旱地土娄土长期单施化学氮肥或氮钾、氮磷、氮磷钾肥使土壤NO-3-N大量积累和淋移;氮磷钾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能有效地缓解土壤对硝态氮的积累,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0.
落叶果树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氮素作为养分与信号对果树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有关果树的施氮效应、需氮特性、诊断技术、精准施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在保证果树优质丰产的前提下,为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施氮的原理与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