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9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林业   1737篇
农学   202篇
基础科学   36篇
  322篇
综合类   2413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312篇
畜牧兽医   923篇
园艺   186篇
植物保护   436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黔西北喀斯特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黔西北喀斯特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草本群落阶段、藤刺灌丛阶段、灌乔林阶段、次生乔林阶段和顶级群落阶段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各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各阶段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植被演替过程中,乔木层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在藤刺灌丛阶段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乔木树种的发展而迅速下降;苹本层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不同阶段上升后下降,藤刺灌丛阶段达到峰值,顶级群落阶段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在草本群落阶段最高,且在藤刺灌丛阶段、灌乔过渡阶段及次生乔林阶段波动不大,顶级群落阶段最低;灌木层各项测度指标在不同演替阶段变化规律一致,但峰值时期不同,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灌乔过渡阶段达到峰值,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在藤刺灌丛阶段达到最高;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次生乔林阶段均略高于顶级群落阶段,可能与次生乔林阶段伐薪等人为干扰严重有关。  相似文献   
992.
选择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根据石羊河中下游8个调查样地的11个地下水位观测井和植物样地野外采集的数据,对石羊河中下游河岸带地下水位及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中下游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埋深有显著的关联性,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大,石羊河中下游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表现出递减趋势,反映了水分是影响植被分布和生存的主要因素,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和土壤含水率降低是引起石羊河下游植被多样性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93.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对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建群种为黄栌和侧柏,灌木层均以荆条为主,草本层多分布披针叶苔草、求米草、线叶猪秧秧、北京隐子草等;(2)群落总体多样性显示,样地3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大,样地7的Margalef指数最高,样地5的Pielou指数最大;(3)群落多样性指数受环境因子影响显著,其中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受坡向影响最大,Pielou指数受坡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94.
禁牧休牧对藏北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藏北高寒草甸禁牧3a(JM3)、禁牧5a(JM5)、禁牧7a(JM7)、休牧5a(XM5)和自由放牧(FM)等不同管理措施样地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高度、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探讨了禁牧和休牧对藏北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样地的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休牧和自由放牧样地,而禁牧3a和5a显著高于禁牧7a;禁牧3a的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禁牧5a和7a,其禾草和莎草的重要值则高于其他样地;禁牧5a样地地上生物量最高,为84.2 g/m2,并且其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最小。在藏北地区,禁牧5a不仅可维持较高的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而且还能够明显提高高寒草甸可利用生物量,但是禁牧5a以上将不利于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草地可利用生物量。  相似文献   
995.
2011年6月3日~6月21日和8月2日~8月20日,调查了黄河干流山西段鱼类组成的现状及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全段共采集鱼类42种,隶属5目9科,其中以鲤科鱼类最多,共24种,占总种数的57%。渔获物数据表明,该流域小型鱼类较多,小型化现象明显,优势种为鲤、残、鲶、鲫,和麦穗鱼。物种组成差异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河段鱼类群落有明显的空间分异,风陵渡、刘家畔、关河口、圣天湖物种丰富,多样性水平高,群落结构稳定,而军渡和老牛湾物种少,群落较为简单。与历史资料相比,黄河干流山西段鱼类物种数减少,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水体污染、大量水工建筑以及过度捕捞等因素是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兰州鲇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鲇科(siluridea),鲇属(Silurus)鱼类,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兰州鲇的主要特征为:1:1裂浅,须2对,下颌突出于上颌,犁骨齿带不连续,分为左右两团,臀鳍条数在77根以上,游离脊柱骨63-66,颌须长,较小个体超过胸鳍末梢,眼径小。据调查和记载,分布于黄河中上游水域的鲇属鱼类有兰州鲇(Siluruslanzhouensis)、  相似文献   
997.
黄河小浪底工程自1999年10月下闸蓄水以来,工程在防洪、减淤、供水、灌溉、生态、发电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为造福沿岸周边百姓,发展库区旅游和渔业经济等方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但是,大坝的建设破坏了黄河原有水生生物的产卵、索饵、育肥场和部分鱼类的?回游通道,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造成生物物种多样性严重丧失,以北方鱼为代表的珍稀鱼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相似文献   
998.
扶桑绵粉蚧是我国新发现的重要外来农林害虫,对农业生产构成极大威胁,我国于2009年把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文章详细概述了扶桑绵粉蚧在国内外的的分布、寄主植物和危害特点及其生活史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提出了包括加强检疫、加强对发生区的控制等防控措施,并指出今后须对扶桑绵粉蚧的分子鉴定、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间种内的关系、早期预防及预测方法适生区及潜在发生区域的风险评估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不同景观条件对棉田生物群落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棉田节肢动物的个体总数、物种数、害虫数和天敌数等种群和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初步明确了不同景观条件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对棉田昆虫个体总数和天敌种类数有较大的影响,对物种数和害虫种类数没有明显的影响,对棉田昆虫多样性、均匀性和优势集中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00.
黄喉拟水龟(Mauremysmutica Cantor),俗称石龟、石金钱或香乌龟,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苏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日本等国。 由于自然资源有限,黄喉拟水龟已成为濒危物种,被列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的名单。黄喉拟水龟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几年已在广东、广西等省以家庭式养殖为主而逐步被推广养殖。但在稚龟及成龟养殖过程中,黄喉拟水龟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现象,约占健康龟的1~80%。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黄喉拟水龟综合发病的主要类型和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