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4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323篇
林业   558篇
农学   236篇
基础科学   305篇
  1042篇
综合类   1924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714篇
园艺   249篇
植物保护   13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孙媛媛  徐梦  李月芬  张旭博 《土壤学报》2023,60(4):1169-1182
明确土壤真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是理解真菌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关键,但是目前对深层土壤真菌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在西藏色季拉山3 300~4 600 m海拔梯度下采集表层(0~20 cm)及底层(40~60 cm)土壤样品,基于IT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揭示不同深度土壤中真菌多样性的海拔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基于生态位属性计算探讨真菌群落的共存特征。研究表明,在表层土壤中,真菌丰富度及香农多样性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降低。在底层土壤中,真菌丰富度随海拔升高而显著降低,而香农多样性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模式。真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性(β多样性)在土壤表层及底层均随海拔梯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pH和土壤湿度分别是表层和底层土壤真菌群落组成沿海拔梯度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真菌群落生态位宽度(Bcom)和生态位重叠值(Oik)的计算结果表明,土壤真菌的环境适应性和代谢灵活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并且低海拔以及表层土壤中各真菌种群在资源利用或生境适应性上具有更高的相似度。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环境过滤及种群共存特征对土壤真菌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的关键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中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992.
横坡和顺坡耕作对紫色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径流小区试验,分析探讨了紫色土横坡和顺坡两种耕作模式下表层(0~20 c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特征,为紫色土区坡耕地的有效改造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横坡耕作下土壤水稳性指数K值比顺坡耕作高38.99%,而土壤分散性D值为顺坡耕作的1.64倍,横坡耕作抗蚀性大于顺坡耕作。横坡耕作>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顺坡耕作增加3.62%,>5 mm、5~3 mm、3~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横坡耕作均高于顺坡耕作,横坡耕作显著提高>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横坡耕作下团聚体结构体破坏率较顺坡耕作减少3.05%,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为顺坡耕作的1.39倍。2种耕作模式下0.5~2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最高,>0.25 mm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百分数均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均在0.5~0.25 mm粒级下达到最小。横坡和顺坡耕作模式下2~1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横坡耕作较顺坡耕作能够显著增加紫色土>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且对有机碳的固持作用更好,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3.
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外来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迫在眉睫。为了能够对跨国运输带来的生物入侵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我们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国际贸易、WorldClim的环境气候因子、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的物种分布和国内交通运输等数据为基础,以 R 语言为主要计算工具,建立综合分析外来生物入侵风险的评估方法。以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和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为例计算其引入风险和定殖可能性,综合量化评估国际贸易带来的物种入侵风险。借此结果对国际进口贸易从入侵风险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4.
茶园蜘蛛与茶小绿叶蝉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茶叶》1994,16(5):21-22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环境中所占据资源幅度的大小,是评价害虫与天敌的营养数量、时间、空间关系的一个综合指标,对于认识害虫与天敌的消长规律,评价天敌效能,找出优势天敌种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自从Grill(1960年)首先提出生态位的概念以来,Levins(1968年)、Pianka(1976年)又在关于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然而.生态位理论在实践上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因此,本课题组结合茶园生物防治工作,对茶小绿叶蝉与茶园蜘蛛的生态位进行初步研究,现将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995.
用 5个两系杂交早稻组合作再生稻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各组合均能达到高产、早熟、低耗、优质的目的。再生季产量最高的接近 4 .8t hm2 ,再生季日产量最高的达 10 8.4kg·hm-2 ·d-1,有 4个组合两季总产超过 10t hm2 。供试组合中 ,强势节位除株两优 971为倒 3节外 ,均为倒 2节 ,强势节的再生出穗率最高 ,成穗质量最好 ,占产量的比重最大。在再生稻丰产栽培中 ,应力争强势节位成穗和争取多穗 ,以获得高产。此外 ,如果选用优质组合 ,两季均可产出优质米 ,从而可以解决早籼米质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996.
间伐强度对秦岭南坡栓皮栎林结实数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秦岭南坡栓皮栎林结实数量和品质的影响,了解间伐对栓皮栎林可持续发育的作用。【方法】2011-07,以秦岭南坡商洛地区近自然经营的栓皮栎中龄纯林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间伐强度30%,20%,10%,0(对照)处理后,分析间伐5年后栓皮栎林的平均单株结实量、林分总结实量、种子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种子特征以及种子萌发率等。【结果】栓皮栎林结实母树比例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30%>20%>10%>对照;林分总结实量在间伐强度达到30%时比对照组增加最多,增加了8.4%;平均单株结实量树冠上层占73.8%,下层占26.2%,树冠阳面结实最多,占62.2%;不同间伐强度对栓皮栎的种子大小、千粒质量及种子萌发均有影响,间伐强度30%时种子品质最优、室内恒温发芽率最高。【结论】对于郁闭度≥0.80的栓皮栎中龄林,以间伐强度为30%(郁闭度保留0.6)最有利于栓皮栎林的结实和种子品质的提高,能够促进栓皮栎天然林的可持续发育。  相似文献   
997.
为探讨不同坡位对木荷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坡位营造木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木荷的树高生长有较大的影响,下坡生长最好,中坡次之,上坡最差;不同坡位对木荷不同时期的影响有较大差异,5年生幼林时,影响较小,不同坡位对木荷树高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差异,10年生及以后对木荷的树高生长影响较大,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8.
玉米子粒灌浆及种子萌发特性的粒位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玉玲  台国琴 《玉米科学》2005,13(1):060-063
对粒重不同的2个纯合稳定普通玉米自交系及其正反交当代果穗上、中、下不同部位子粒的灌浆进程及成熟种子的电导率和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部位子粒百粒重均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杂交当代的百粒重高于母本自交系;子粒灌浆速率的高低和有效灌浆期的长短是导致不同材料及不同部位子粒百粒重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中部子粒的电导率小于上、下部子粒,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生长指数、贮藏物质消耗率和运转率大于上、下部子粒。种子萌发及幼苗特性的一致性也与粒位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9.
黄麻主要经济性状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相关性状进行选择,对提高选择效果有一定的帮助。黄麻经济性状的相关,在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1)、(2)、(3)、(4)。一般认为,产量与单株鲜茎重、茎粗.鲜皮厚。生育期等有密切关系;与株高、节数表现一定相关,但相关系数变幅比较大;与分枝节位。节长、鲜茎出麻率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吉林农业》2015,(4):23
<正>近日,环保部表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开展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提前一年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关目标,并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数据。据介绍,2012年新《空气质量标准》发布,把PM2.5和O3新增为监测和评价空气质量的常规指标,加严了PM10和NO2的浓度限值。2012年至2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