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8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林业   566篇
农学   237篇
基础科学   306篇
  1044篇
综合类   1938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718篇
园艺   252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了预测非洲猪瘟病毒2018/AnhuiXCGQ株p72蛋白的T、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并完成多表位疫苗的构建。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ExPASy、SOMPA、PSIPRED Server、DNASTAR及Phyre对该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进行初步预测分析,运用ABCpred Prediction、Scratch、NetCTL及IEDB预测其T、B淋巴细胞表位,最终设计构建得到多表位疫苗。依据各生物学方法分析预测,得到B淋巴细胞优势表位:110~120、77~88、45~55、12~18、27~37位置;T淋巴细胞优势表位298~307、520~531、203~212位置,并设计得到T、B淋巴细胞表位表达盒,ExPASy预测表示该表位盒为亲水性蛋白。以此多表位表达盒为目的基因,以pET-28a构建设计多表位疫苗。表明该蛋白有多个潜在抗原表位,并可依据预测得到的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参数信息及多个预测抗原位点构建ASFV多表位疫苗,表达纯化用于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942.
DDDMAC合成中胺值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季铵盐的合成中,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来测定胺值,采用铂电极代替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3.
944.
半坡式钢架草莓大棚的设计建造与绿色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弧形大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半坡式草莓大棚的设计与建造模式;并从品种引选、培育壮苗、合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配套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45.
温和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了5株分泌抗温和气单胞菌CR79-1-1株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鉴定获得2株与参考菌株中的温和气单胞菌发生反应,并且与嗜水气单胞菌以及鳗弧菌、爱德华氏菌、克鲁氏耶尔森菌、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均不反应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2G3、1A4;快速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得2G3、1A4的亲和常数为5×108L/mol、1.725×108L/mol;应用方阵配对试验证实,2株单抗针对特异性抗原上不同表位。  相似文献   
946.
豌豆小叶突变基因(af)的遗传及其育种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半无叶类型、普通类型豌豆为试验材料 ,对小叶突变基因、子叶颜色基因和初花节位基因的遗传距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小叶突变体性状受单基因控制 ,呈完全隐性 ;小叶突变体基因af、子叶颜色基因i、初花节位基因lf表现为连锁遗传 ,且位于第一染色体 ;测得小叶突变体af基因和子叶颜色基因i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6 .71个遗传单位 ,小叶突变体af基因和初花节位基因lf的遗传距离为 44 .44个遗传单位 ,3对基因之间的顺序为lf、i、af。af基因在育种上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利用af基因已培育出超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宝峰 3号。  相似文献   
947.
通过7个播种期处理,进行分蘖样本追踪观察和抽穗期样本调查,研究了小麦播种期对黑胚种子和白胚种子后代的黑胚子粒传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胚种子后代中仍有黑胚粒发生,黑胚种子后代亦不全是黑胚粒,而且均是正常胚子粒远远超过黑胚粒的发生率,但不同播种期之间黑胚粒的发生率差异显著。在不同播期间无论是黑胚种子还是白胚种子其后代黑胚发生率均以10月25日~11月4日播种的高,早播或迟播的明显减少。同一播期不同粒位的黑胚粒发生率差异明显,均表现为一粒位>二粒位>三粒位>四粒位>五粒位。同一粒位不同播期间,10月25日~11月4日播种处理的黑胚率显著高于其他各期。  相似文献   
948.
中国境内外来杂草的特点危害及其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有外来杂草23科、76属、108种。我国外来杂草的特点表现为来源广泛,以一年生种类为主,近年来入侵的种类较多。外来杂草入侵的原因主要与生境相似度、外来杂草的生态位宽度、繁殖能力以及遗传多样性的改变有关。外来杂草入侵已经对我国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明显损害。针对我国外来杂草的危害现状,本文提出了有效治理外来杂草的策略。  相似文献   
949.
利用强、中、弱三种筋型小麦品种 ,研究了不同穗位和粒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 ,各部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遵循相同的积累规律 ,体现了籽粒充实过程中氮代谢总趋势的一致性。不同粒位籽粒蛋白质积累相对含量 ,从开花后 12天开始 ,所有处理均表现为 :强势粒 >弱势粒 ;不同穗位籽粒蛋白质积累的相对含量 ,不同品种不同施肥处理表现并非完全一致。表明籽粒着生部位和发育时间的早晚及生理机制的差异影响蛋白质的积累过程及最终合成 ,且这种差异受施肥调控 ,并具有一定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950.
利用珍汕97B/密阳46构建的RIL群体(ZM-RIL)及其相应分子遗传图谱,以海南和杭州两地试验的精米透光率(%)作为稻米透明度考察指标,应用检测QTL主效应、加×加上位性效应和G×E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方法,对该性状两个环境下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共检测到5个控制该性状的主效应QTL,分别位于第2、6(2个)、8、10染色体上,总的遗传贡献率19.15%.其中,qTR2-2增加透明度的有效基因来源于母本;其余4个(qTR6-1、qTR6-2、qTR8-2、qTR10)则来自于父本.qTR6-1还与环境存在显著的GE互作效应.此外,还检测到2对控制稻米透明度的加性上位性互作基因,但它们均未与环境存在显著互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