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111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431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8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泰山古树名木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泰山历史发展的见证,泰山的活文物,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古树健康监测系统主要采取目前最流行的B/S架构模式,使对古树的生长情况能够做到"一树一档案"的监测管理目标。同时增加GPS地图信息显示模块,使古树名木信息更能够直观的展示给工作人员。本文介绍了泰山古树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板块及功能,讨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为该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0.5%,林业用地绿化率达到99%,是安徽省十佳环境优美县、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  相似文献   
24.
寿宁古樟奇     
正福建省寿宁县位于闽浙交界处,由于地处偏僻山区,当地群众民风古朴,不仅热心保护古树名木,甚至有敬古树为神的传统。据调查统计,寿宁县目前已发现并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共有1066株,其中散生古树1047株,古树群5处,19株。其中一级保护有32株,二级保护有112株,三级保护有922株。在这众多的古树中,尤以芹洋乡阜莽村的古樟树和武曲镇大韩村的"樟抱榕"最为神奇。  相似文献   
25.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即太庙,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始建于公元1420元(明永乐十八年),属于历史名园和重点旅游景区、重要的皇家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劳动人民文化宫以古树数量多而闻名,园内共有古树712株,多为侧柏或桧柏,多为明代太庙初建时所植,少数为清代补种。树龄高者达五百年以上,  相似文献   
26.
唐探峰 《国土绿化》2011,(12):35-36
重庆市巫山县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近年来组建调查组深入26个乡镇,踏遍山山水水,摸清古树生长的地理位置、生存环境、树龄及保护环境等,逐一登记,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27.
铁稠古树     
河南省嵩县白河镇油路沟村生长着两株罕见的常绿观赏树种——铁稠古树。其中一株树围3米,树高16米,冠幅10米×7米。另一株树围2.7米,树高15米,冠幅12米×14米。两株古树树龄均在2000年以上。该树叶片革质,叶缘有刺,牲畜难啃,被当地群众称为"老牛愁"。  相似文献   
28.
郁文生 《国土绿化》2010,(11):41-41
<正>江西省安福县严田镇严田村两棵千年古樟在阳光下显得枝繁叶茂,伟岸的身姿使慕名前来的游客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很少有人知道,1年前,这两棵古树因遭受风灾和雷击的双重打击而奄奄一息,而今,当地政府的古  相似文献   
29.
古树名木,素有"国之瑰宝"、"树木中的明珠"的美誉,是我国源远流长文明史的见证,也是现代精神文明的象征。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洗礼流失,目前存活的古树已成为人类的宝贵财富,它是一种活的文物,  相似文献   
30.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是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的佳景之一,对于树种规划,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为考察本地区生态环境变化提供真实的记录.从生长环境, 病虫害防治,人为影响,自然灾害等方面对古树名木现状进行分析.从普查、登记、建档、鉴定、立法,日常养护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