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180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47篇
  31篇
综合类   1608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1613篇
畜牧兽医   2407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23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3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6篇
  1975年   24篇
  1974年   17篇
  1973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洪 《海洋与渔业》2010,(8):47-47,42
高背鲫,又名高体型异育银鲫,是杂食性鱼类,产粘性卵子。作者利用雄性的兴国红鲤与高背鲫交配,以网箱作产卵池,鱼卵在网箱内孵化,取得了较理想的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利用2005年3月在钓鱼岛海域捕获的竹鱼产卵群体样品测定数据,对其主要生物学特征、主要产卵期和繁殖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钓鱼岛海域是春季东海南部竹鱼的主要产卵场,主要产卵期为3月中下旬。根据叉长和体重的频率分布图,可以看出该产卵群体主要有3个叉长优势组,其中以200~220mm和230~240mm叉长组为主,260~270mm叉长组个体极少;体重的组成特征与叉长组成基本一致。由于所取样品处于产卵后期,因此条件生长因子相对较小。个体绝对生殖力在12264~37629粒/尾,个体平均绝对生殖力为27844±10179粒/尾;单位长度生殖力范围为50~157粒/mm,平均值为121±42粒/mm;单位纯体重生殖力为82~238粒/g,平均值为202±68粒/g。  相似文献   
993.
巴西巴伊亚州的北部沿海是蠵龟(Caretta caretta)、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和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 olivacea)等龟类的一个主要的繁殖区域(马尔科瓦尔迪和洛朗,1996)。在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索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繁殖时期对人工鱼巢的偏好性, 2018年6—7月开展了不同水温条件下黄颡鱼对不同鱼巢颜色和材质产卵偏好性的对比实验。实验用产卵鱼巢为半球形棕榈空鱼巢(直径25 cm,深12 cm);同规格内部放置4~6枚碎石块的棕榈鱼巢和塑料鱼巢;折叠6层尼龙渔网(30cm×40cm)和棕榈片(30cm×40cm)鱼巢,于水泥池(290 cm×120 cm×100 cm)内开展两种温度区间条件下产卵偏好性实验。实验用黄颡鱼亲本雌雄比例为1:1,雌鱼体长(167.8±19.0)mm,体重(99.9±21.7)g;雄鱼体长(235.1±18.8)mm,体重(188.5±38.1)g。结果表明,在24~26℃水环境下,半球形棕色棕榈(无石子)鱼巢内个体平均附卵量为628.49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2.77%;28~32℃水环境下,半球形棕榈(无石子)个体平均附卵量为225.48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1.40%。结果分析发现, 24~26℃是黄颡鱼产卵的最适水温区间;黄颡鱼对棕色鱼巢产卵偏好显著(P0.05),而对灰色、粉色、黄色和绿色无明显偏好;黄颡鱼对半球形棕榈(无石子)鱼巢产卵偏好显著(P0.05),而对其他材质鱼巢的偏好性依次为:半球形棕榈(有石子)平铺棕榈片悬挂棕榈片半球形塑料水泥池。可见,黄颡鱼产卵的最佳偏好为24~26℃水环境下棕色半球形棕榈鱼巢。本研究结果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产沉黏性卵鱼类产卵场的修复和资源增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 kimura)受精卵孵化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光照条件(24 h黑暗、12 h黑暗∶12 h强光、24 h强光、24 h弱光),比较川陕哲罗鲑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结果显示:川陕哲罗鲑均保持较高的孵化率,其中,24 h黑暗组的孵化率为(63.75±3.31)%,显著低于其他3个试验组;24 h弱光组的孵化率为(82.08±2.60)%,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在不同发育阶段,各个试验组的川陕哲罗鲑受精卵死亡率高度一致,死亡较高的时期主要集中在细胞期-囊胚早期和孵化期。从孵出时间来看,24 h黑暗组和24 h弱光组的孵出时间略早于其他2个试验组,各组分别历时23.5 d(24 h黑暗)、25.5 d(12 h黑暗∶12 h强光)、25.5 d(24 h强光)和24.5 d(24 h弱光)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96.
光唇鱼仿生态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衍峰  甘成叙 《水产科技情报》2016,43(3):136-138, 142
为解决目前光唇鱼人工繁殖中存在的繁殖率低、操作繁琐等问题,根据野生光唇鱼的生境选择和生理需求,设计了一种仿生态型光唇鱼繁殖池。利用持续且变化的水流刺激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用紊流波浪和砾石诱导光唇鱼主动产卵,用斜置的收卵箱自动收集受精卵,在弱光环境下微流水孵化。繁殖试验结果,在不使用鱼类催产激素和其它药物的情况下,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91.64%、89.53%,平均每尾雌鱼产卵594粒,出苗488尾。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光唇鱼繁殖群体属分批产卵类型,水流刺激能提高产卵量,较浅的水体能提高受精率,孵化水温以(22±2)℃为宜。  相似文献   
997.
观察了室内培育的条纹斑竹鲨自然生产的受精卵形态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受精卵个体较大,卵黄略呈椭圆形,长径为25.91~36.16 mm,短径为13.56~19.44 mm。受精卵外裹有棕褐色的卵鞘,鞘长75.25~107.30 mm,鞘宽33.39~47.70 mm,鞘厚15.82~24.65 mm,卵鞘坚韧而略有弹性。在水温28.0 ℃、盐度26.2~28.8条件下,受精卵经65~80 d发育孵出幼鱼,胚胎发育分为23期,参照硬骨鱼类胚胎发育各期名称给予命名。初孵幼鱼全长121.82~166.80 mm,体重5.30~18.22 g,已具成鱼的外形特征,但体内尚存卵黄,体外卵黄少许或消失。胚体长度(L/mm)与孵化时间(D/d)呈线性相关,L=2.1368D-11.175(R= 0.9862);胚体重(M/mg)与孵化时间(D/d)呈幂函数关系,M=0.0001D4.3763R2 = 0.9579);胚体重(M/mg)与胚体长度(L/mm)呈幂函数关系,M = 0.0005L3.4278R2=0.9822)。  相似文献   
998.
1 做好放养虫草鸡各环节的消毒 放 养虫草鸡产业包括种鸡饲养、孵化、育 雏、放养、销售等环节,必须认真科学的 搞好各环节的消毒工作,做好这些环节 的消毒是有效预防禽流感的基础。 1.1 种蛋消毒 用5%的新洁尔灭溶 液加水到50倍,配成0.10%的溶液,喷 洒或浸泡种蛋。 1.2 种鸡舍、孵化室、育雏室、放养鸡 舍消毒 首先对以上舍(室)及用具从 上到下,由里到外彻底进行打扫清洗, 然后将清洗干净的用具放入待消毒的 舍(室)内,把通风孔全部堵严,加温到 25℃左右,按每立方米7克高锰酸钾、 14毫升甲醛的量倒入盛有高锰酸钾的  相似文献   
999.
首次在北部沿海进行了长江蟹人工繁殖试验,报告了亲蟹促产,越冬培育,饵料投喂,水质管理,幼体孵化,幼体培育等全套工艺流程,交配抱卵率达81%,越冬成活率84.6%,大眼幼体育成率22.5%,认为长江蟹,黄河蟹幼体培育方法一致,培养结果,育成率无显著差异,但越冬水深应保持1.5m以上,亲蟹须先进行15 ̄20天强化培育。  相似文献   
1000.
豌豆潜叶蝇姬小蜂生物学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十堰城郊美洲斑潜蝇寄生性天敌优势种豌豆潜叶蝇姬小蜂的生物学习性包括幼虫行为、羽化与交配、取食与产卵、性比、趋光性及日活动规律和寄生行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豌豆潜叶蝇姬小蜂可以取食寄生美洲斑潜蝇1~3龄幼虫,寄生最佳龄期为3龄,平均寄生率为34.27%,对美洲潜蝇种群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