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1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574篇
林业   581篇
农学   250篇
基础科学   633篇
  1039篇
综合类   1474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259篇
畜牧兽医   700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38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性诱剂监测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对湖北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2年小菜蛾在第一茬甘蓝上有两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11.7±2.4头·盆^-1和9.2±1.0头·盆^-1,在第二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70.9±8.1头·盆^-1、16.1±2.7头·盆^-1和11.1±1.9头·盆^-1:2003年小菜蛾在第一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小高峰,诱蛾量分别为4.7±1.7头·盆^-1,6.2±1.9头·盆^-1和6.3±2.0头·盆^-1,在第二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62.5±27.4头·盆^-1.88.7±25.1头·盆^-1和12.6±3.4头·盆^-1。性诱剂与频振式杀虫灯相比,性诱剂监测小菜蛾更为灵敏,诱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和内涵入手,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辨证关系,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章指出,森林可持续经营丰富了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目标,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获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先进国家森林资源监测已经向着资源和环境监测一体化的综合监测方向发展.在监测内容方面.除传统的森林生长指标外.增加了森林健康状况和重要生态环境因子.在监测手段上采用成套的先进仪器设备.实现了对森林资源和重要生态因子的连续观测和数据的自动处理,从而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和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最后,提出了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确定监测时长、监测网具、站位布局对禁捕后长江鱼类资源监测评估的有效性,于2021年5—7月在长江中游10个站位开展了鱼类资源捕捞监测,每个站位连续监测15 d,从日捕获量、物种记录数、渔获物群落结构等3方面着手,对监测时长、监测网具、站位布局等的设置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连续11 d捕捞监测所得累计日均渔获量基本达到稳定,连续15 d捕捞监测可以记录到站位近70%的鱼类种类数,所得累计鱼类群落结构基本达到稳定。网具类型、规格的使用覆盖对监测结果中鱼类种类记录数、鱼类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网具使用量对监测结果中日均渔获量有明显影响。10个监测站位间的鱼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结合监测站位间的空间距离来看,鱼类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为了保障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原始监测数据进行相关评估之前,有必要对监测数据的充分性、有效性进行检验,网具类型、规格和使用量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应予以适当考虑,各具体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评估应由相应具体江段的监测结果来支撑。本研究将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后的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94.
根据克隆得到的迟缓爱德华氏菌gyrB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用性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和种内通用性,构建含gyrB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经过反应体系优化后建立了检测迟缓爱德华氏菌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在Tm为63℃时,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仅有一个单特异峰,扩增所得标准曲线为y=-3.32x 39.38,相关系数为0.998,扩增效率为1.00,最低能检测到60个拷贝。应用建立的方法对人工感染的大菱鲆病样进行了检测,三个被检样品均呈阳性反应,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的优点,可用于迟缓爱德华氏菌病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5.
LPG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系统以开环和闭环相结合的方式对LPG发动机的空燃比进行控制;并通过模糊控制方式实现PID控制参数的在线调整,使系统获得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在调整时间和稳定性方面都取得较好效果,改善了发动机的燃烧情况.  相似文献   
996.
基于GIS的森林火灾自动定位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森林防火管理的实际需求,以嘹望塔视频监控设备为硬件基础,提出了双点定位方法与单点定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案,综合运用组件GIS、ArcSDE数据库引擎、.NET等多种先进软件技术设计开发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火灾定位系统,解决了目前森林防火基层管理亟待解决的着火点现场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97.
测定6种饵料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面包、火腿肠对红火蚁的引诱力最强,花生酱、豆豉鲮鱼次之,每瓶平均诱集工蚁分别达374.00、367.00、142.67和126.00头;在试验设置距离范围内,以离蚁丘外周10 cm处的引诱效果最强,之外则随与蚁丘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同时,诱饵对红火蚁的召集蚁量差异明显,面包、火腿肠召集的工蚁最多,到达最大召集蚁量的时间为60 min,持续召集时间可长达240 min.综合来看,面包、火腿肠对红火蚁的引诱效果最好,持续召集时间长,在对红火蚁的防控、监测与防效评价中可选作诱饵.  相似文献   
998.
3S技术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毁林开荒的现象比较普遍,林地面积锐减,植被大面积破坏,从而造成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对全国水土流失进行适时动态监测已势在必行。3S技术是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手段,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地面各种信息。分别介绍了RS、GPS和GIS三种技术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并对3S技术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MODIS数据及其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ODIS是美国地球观测系统(EOS)装在Terra和Aqua卫星以及后继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具有数据获取快、信息丰富和覆盖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 MODIS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文中对MODIS数据的来源、特性及其利用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在火情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拓展, 并对其在森林防火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Population density estimates for many animal species are often difficult or expensive to obtain, and they rely on assumptions that, if violated, result in unmeasurable estimation errors. Density estimates also may be unnecessary for research or management purposes, because an index that tracks changes in a population within appropriate time and geographic constraints could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make management decisions or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a control program. We review research on a passive tracking index where observations are made on a series of tracking plots placed on lightly used dirt roads. The number of sets of tracks (individual intrusions) are recorded for each species of interest on each plot on consecutive days. The mean number of intrusions over the plots is calculated for each day for each species. The index is the mean of the daily means. These design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present valuable advantages over most traditional tracking plot methods. Because no scents or baits are used as attractants, no conditioning of animals to the plots biases the results. This also permits multiple species, predator and prey alike, to be simultaneously monitored. Using the number of animal intrusions as observations produces results that are far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 than tracking surveys where only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poor are recorded for each plot.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inherent to this data structure permit calculation of standard errors, confidence intervals and statistical tests, without subjectively subdividing the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