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将G染色体组的野生二倍体比克氏棉种与A染色体组的栽培二倍体亚洲棉种合成 [AG]复合染色体组亚比棉 ,再与 [AD]复合染色体组的陆地棉种、海岛棉种组合成 [A、D、G]三个染色体组的异源四倍体 ,拓宽了棉属遗传资源 ,为选育具有突破性状的棉花新品种创造培育出了新种质 ,并探索出棉属种间基因转育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22.
棉酚腺体与棉酚生物合成及低酚棉分子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酚是一种存在于棉酚腺体中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由于它的抗虫性及毒性,在棉花育种中颇受重视。近年来,对棉酚腺体、棉酚的研究较多,已经发现和克隆了与棉酚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初步阐明了棉酚合成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有关棉酚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育种家培育种子低酚而植株高酚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23.
用(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作母本与陆地棉的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进行杂交,获得5个具有不同色素腺体基因的[(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陆地棉]F1种间三元杂种。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对种间三元杂种植株和花器形态性状无明显效应,但对其色素腺体表现和棉酚含量具有较大的影响。用陆地棉单节显性系1(G12G12gl3gl3)配制  相似文献   
24.
棉酚对金鱼、罗非鱼的毒性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酸棉酚含量为1‰的鱼粉饲料分别饲喂性成熟的金鱼和二月龄尼罗罗非鱼。四个月后,试验组金鱼、罗非鱼与对照组鱼在体重增长、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性腺重及性重比(性腺重/鱼体重)方面的差异不明显,表明饲料中棉籽饼水平的棉酚含量(0.03%~0.05%),既不影响这两种鱼的正常摄食和生长,也不影响其正常的性成熟和繁殖。  相似文献   
25.
棉酚腺体和棉酚含量的遗传分析及SSR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利用有腺体棉冀668和无腺体棉ZYS25的正反交后代F2群体,对棉酚腺体的有无、数量多少及棉酚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720株正交群体和1001株反交群体中,有腺体棉与无腺体棉的分离比例均符合3:1的分离比例,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在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棉株顶部叶片及种子中的棉酚腺体数量和棉酚含量在其F2群体中分离频率均呈正态分布,表明棉酚腺体数量的多少和棉酚含量的高低是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本研究进一步应用BSA法,获得了1个与控制棉酚腺体有无性状连锁的SSR标记,两者相距2.4cM。  相似文献   
26.
棉酚是一种存在于棉酚腺体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由于它的抗虫性和毒害性,在棉花育种中颇受重视。从低酚棉腺体的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经济性状等方面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低酚棉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并对低酚棉今后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棉花腺体形成过程中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深入了解该时期棉花的生理变化,为培育优良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3个棉花品种(川棉2802、湘棉18、显无N5)腺体形成时期棉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棉花的棉酚代谢及腺体的形成。[结果]腺体形成后,川棉2802在萌发初期其棉酚含量逐渐降低,萌发5d后其棉酚含量缓慢升高;而湘棉18在种子萌发时期,其棉酚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并逐渐接近川棉2802的棉酚含量。该结果表明,棉花在种子萌发时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去除超氧自由基,降低过氧化水平,来减小对膜的损害,增强机体抗脂质氧化能力,增加抗逆境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特点及利用腺体性状的转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讨棉酚对小白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将3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饵料,试验1组饲喂添加1.0%的棉酚的基础饵料,试验2组饲喂添加0.5%溴敌隆的基础饵料,试验结束后计算适口性,睾丸、卵巢脏器系数,制作睾丸、卵巢组织学切片,统计合笼后的产仔情况。结果表明,在适口性方面,添加1.0%棉酚的混合饵料比添加0.5%溴敌隆的混合饵料要好;试验1组,小鼠的生精小管的管壁厚度比对照组薄(P0.01),管腔直径大。试验2组小鼠的生精小管管壁管,管腔直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变小(P0.05)。配对以后试验1组小鼠的幼仔个数少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棉酚对小鼠精巢有影响,影响生精小管管壁直径,精子数量,并且降低了雌鼠所怀幼仔个数。说明棉酚能起到降低了雄性小鼠的生育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Gossypol, a phenolic compound found in the cotton plan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ottonseed by-products. Although ruminant animals are believed to be more tolerant of gossypol toxicity than monogastric animals due to rumen microbial fermentation, the actual mechanisms of detoxification remain unclear. In contrast, the metabolic detoxification of gossypol by Helicoverpa armigera (Lepidoptera: Noctuidae) larvae has achieved great advances. The present review discusses the clinical signs of gossypol in ruminant animals, as well as summarizing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gossypol detoxification in the rumen. It also examines the regulatory roles of several key enzymes in gossypol detox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known in H. armiger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and -omics technology strategies, evidence increasingly indicates that research into the 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gossypol in H. armigera larvae and some microbes, in terms of these key enzymes,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insights that would underpin future work on microbial gossypol detoxification in the rumen, with the ultimate aim of further alleviating gossypol toxicity in ruminant animals.  相似文献   
30.
通过以自主选育的低酚棉品系盐棉196为原料,采用有自主产权的“净化分离法”提取棉籽蛋白粉,并对产品进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水分、灰分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低酚棉和“净化分离法”有助于棉副产品开发利用,在畜牧业饲料产业上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