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宋正达  朱洪武  陈梅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510+3515-3510,3515
从非洲纳米比亚引进百岁兰(Welwitschia mirabilis Hook.f.)种子,在成功育苗的基础上,通过百岁兰栽植的小气候环境的对比试验、移植方法的探索以及生长量的测定,总结出一整套百岁兰在国内温室栽培技术,为保存植物界“老寿星”和“活化石”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用雷公藤枝条作材料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扦插时间为12月前后,成活率超过98%,在2-3月移栽扦插苗,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杉木—千年桐人工混交林种内种间竞争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闽北地区3-5年生杉木—千年桐混交林及杉木纯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杉桐混交林的竞争强度均高于同龄纯林,随林龄增长,竞争强度逐渐减弱。杉桐混交林中以杉木之间的种内竞争为主导。无论纯林还是混交林,对象木受到的竞争强度基本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杉木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与杉木种内、杉桐种间的竞争强度呈幂函数关系,其胸径大小与竞争强度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预测结果可知,当杉木胸径达到30 cm后,林分竞争强度趋缓。  相似文献   
14.
运用苯酚-硫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果角茴香中多糖的含量。同时发现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精密度好、重复性好、方法简便等特点。细果角茴香中多糖的含量为5.2%。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测定细果角茴香多糖含量的理想方法,亦可为其它类多糖质量分数的测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乙醇工艺提取苏铁蕨的木质根上茎直立部分,经GC-MS分析,分离出60个峰,并确认了其中55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7.88%.苏铁蕨中的脂溶性成分被划分为4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倍半萜类、烷烃类和环硅氧烷类.经结构分析,各类化合物内部的分子结构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特别在烷烃类与环硅氧烷类中,相邻的化合物间具有相同的结构差.其中环硅氧烷的结构在蕨类植物研究中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罗田垂枝杉优树选择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田垂枝杉是杉木优良变异类型,其显著特征是7 a以上老枝自然脱落,树干通直,可通过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获得优良繁殖材料,在分布于不同地点的5片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中初步选出64株优树,入选比率在3.10%~4.03%之间。分析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不同无性系间主要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变异,其中材积变异系数均在30%以上。天堂寨林场及薄刀峰林场的献旗岭、铁岭坳和麻栗坪人工林中初选优树平均材积分别是其林分材积均值的1.59,1.44,1.67和1.96倍。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超临界CO2提取,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八角茴香中精油的分离方法。首先利用超临界CO2提取八角茴香中的精油,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35℃。1.3 g粗提物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两相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1∶0.2∶1∶0.1),一次分离出3种化合物,经EI-MS鉴定为茴香醛10.3 mg、异丁香酚甲醚7.1 mg和反式-茴香脑636.5 mg,纯度分别为98.9%、96.8%和99.7%。  相似文献   
18.
杉木人工林树冠最大重叠系数及适宜经营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在证明了开化县不同立地条件下松木胸径与冠幅相关规律无显著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县杉木胸径与冠幅的回归模型InCw=-0.2538 0.48221nD,R=0.9972,S=0.0480,并以此确定了杉木林分处于不同径阶时的基本经营密度指标。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估计杉木林树冠最大可重叠系数K值的方法,修正了以往对K值估计偏小的现象。运用该K值计算了杉木人工林的饱和密度,并由此推导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郁闭度分别为0.6,0.7,0.8和0.9时的杉木经营密度指标。  相似文献   
19.
杉木缩顶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12种杀菌剂筛选结果,多菌灵对杉木缩顶病两种病原菌(Pestalotiopsisguepinii和Fusarium oxysporum)在低浓度下均有很好的抑制菌丝生长能力。在发病高峰前燃放多菌灵烟剂并结合4月初的施硼、钾肥及抚育等林间综合防治方法可使幼林的杉木缩顶病的防治效果达64%以上。这种方法能为生产单位接受。  相似文献   
20.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崇阳杉木无性系球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球果形态及其种子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杉木球果直径、球果长、包鳞数、包鳞宽、包鳞长、种子总数、饱满种子数、空粒、涩粒及千粒重依次为26 53mm、30mm、52 30片、12 45mm、14 86mm、72 90粒、17 73粒、19 72粒、35 33粒及9 41g 相关分析表明,球果直径与长度、各类种子之间、及包鳞特征值之间相关系数较大,并达到显著性水平,杉木球果形态特征及其种子分布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杉木种子园无性系构成对种子园的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旋转因子分析表明杉木球果及其种子分布等10个变量可用3个主成分因子来表示,即反映包鳞特征的第1主成分、反映球果大小与种子特征的第2主成分及反映种子特征的第3主成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56 298% 以单个球果生产的饱满种子数进行Hierarchical聚类分析将所研究的无性系球果分为4类,即单个球果生产饱满种子数多、较多、较少与少4类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