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5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415篇
林业   102篇
农学   887篇
基础科学   333篇
  161篇
综合类   4003篇
农作物   594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684篇
园艺   325篇
植物保护   16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乳牛布鲁氏菌病病原DNA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乳牛原乳中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ku基因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技术。结果显示,本方法的特异性好,只能扩增布鲁氏菌DNA,而不能扩增同样能引起乳牛流产的鹦鹉热衣原体、弓形虫、胎儿弯杆菌DNA;乳样的检测灵敏度达50CFU/mL,重复试验35次,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均十分理想;对4批331头凝集试验阳性(24份)或阴性(307份)乳牛的乳样用本方法检测,符合率为100%。在48h内即可获得诊断结果。本方法同样可用于血液或其他流产病料中布鲁氏菌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62.
《四川草原》2004,(4):61-61
<正> 川草1号、2号老芒麦是四川省草原研究所从若尔盖高原本地老芒麦中选育成功的牧草新品利。川草1号老芒麦为疏从型禾草,幼苗叶片宽短、淡绿色,生长快、有短根茎,翌年返肯早、分蘖强、抗寒、  相似文献   
63.
小麦田节节麦的识别及防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农户自行串换麦种,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先后传入丰县赵庄、师寨、欢口、凤城等乡镇。该草小穗头极易逐节自然脱落掉人土壤,成为田间主要感染源。节节麦分蘖力强,繁殖率高,人工防除难,加之其遗传基因亲缘关系与小麦较近,多年来未找到防除它的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64.
藜麦不同生育期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玉明  杨发荣  刘文瑜  黄杰  金茜 《草业科学》2018,35(7):1720-1727
为探究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生育期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促进藜麦营养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本研究以"陇藜1号"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茎秆、籽粒、叶片、果穗以及全株粗蛋白含量(CP)、粗脂肪(EE)、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变化及转运差异,并对不同时期饲用品质进行比较,为藜麦生长期间营养价值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先慢后快再慢的积累规律;果穗及籽粒中干物质含量(DM)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灌浆期和成熟期,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生物产量及营养价值差异显著(P0.05),叶片干物质的移动率最高,干物质输出率最大,转运率最高,根系干物质移动率和转运率最低;DM、NDF、ADF和P在生育期内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过程。整个生育时期内各器官营养物质转运率大小表现为叶片果穗茎秆根系,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间营养成分转运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成熟期开花期灌浆期苗期,相对饲用价值苗期灌浆期开花期成熟期。  相似文献   
65.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豫南地区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有利于延长小麦生育期,增加有效分蘖数量和提高产量,其中以秸秆覆盖还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6.
朝天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朝天椒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积极推广生物源农药,坚持以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方法为主,结合使用化学方法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7.
枞阳县稻茬直播小麦单产和效益偏低,影响小麦生产发展和粮食安全,导致稻茬冬闲田面积呈扩大趋势。分析制约枞阳县稻茬小麦单产效益提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68.
植物促生菌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对农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藜麦是一种全蛋白谷物,具有很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通过藜麦接种促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11B91后,测定藜麦在正常及盐胁迫下的生物量变化,探究促生菌对藜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11B91处理后,藜麦根、茎长及干、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0.05),其中11B91处理的藜麦根长与LB 对照相比提高31.19%,茎长与LB 对照相比提高6.26%;11B91 处理的藜麦干质量与LB 对照相比提高300.00%,鲜质量与LB 对照相比提高50.96%。在0、150、300 mmol/L 盐胁迫下,解淀粉芽孢杆菌11B91处理的藜麦幼苗茎长较未经11B91处理的分别显著提高21.54%、49.36%、39.12%( 0.05);11B91 处理的藜麦根鲜质量显著高于未经11B91处理的( 0.05),分别提高182.00%、200.00%、533.00%;11B91 处理的藜麦地上部鲜质量较未经11B91处理的分别显著提高45.46%、26.58%、39.58%( 0.05)。在300 mmol/L 盐胁迫下,解淀粉芽孢杆菌11B91处理的藜麦幼苗根长较未经11B91处理的显著提高172%( 0.05),地上部干质量较未经11B91处理的显著提高144%( 0.05),根干质量较未经11B91处理的显著提高266%( 0.05)。  相似文献   
69.
在老桑园空行中间栽上新桑,培养新桑一段时间后,然后挖去老桑,为套栽更新法。稀老桑园一般都是20世纪60、70年代栽植的,密度一般在600—800彬亩,平均行距普遍在1.5m以上,加行套栽更新法可以快速缩短行距,增加密度,加快树型养成。  相似文献   
70.
根据裕安区弱筋小麦生产实际情况,笔者开展了弱筋小麦氮肥肥效比较试验,为大面积弱筋小麦生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