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9篇
  49篇
综合类   23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多米尼加的有机香蕉将大量出口欧洲市场,每个月将达20万箱,2011年底将给本地的经济带来45亿美元,依靠这个出口占领欧洲市场,它保证教育并给几千个家庭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2.
《天津农业科学》2015,(9):114-117
主要论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古代丝绸之路和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别,以及以丝绸之路为载体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的战略目标等研究领域。从广义上古代丝绸之路起源于远古时期,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和积淀,逐渐发展成各国之间进行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的渠道,新丝绸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伸与发展。在战略上以经贸活动为主,多维度推进,打造全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23.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6月成立,是一所举办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其前身昌吉农业学校,始建于1959年。学院位于新疆沿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昌吉市,占地面积600亩。现有各类在校生近万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4.
从城市的居住生活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质量、社会和谐度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天山北坡经济带2014年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整体偏低且两级分化较明显,人居环境质量的协调度指数反映出近一半城市子系统间的反馈关系不强;利用ArcGIS从宏观角度反映研究区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特征:东疆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的水平较低,伊犁地区的水平最高,以乌鲁木齐经济圈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一系列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较高。经定量分析,得出影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道路铺装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以城市人居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优化配置程度为标准,可将城市分为4种类型:经济环境协调模式(高—高型),环境滞后模式(高—低型),经济滞后模式(低—高型),经济环境双滞后模式(低—低型),结合影响因子分别对4类城市的人居环境改善进行讨论,为今后进行"以人为本"为原则的城市建设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5.
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是我省经济带的发展中心。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基本发展模式来看 ,点轴开发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落后地区的开发是一个工业化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化过程。城市的发展是消灭城乡之间对立 ,是社会统一 ,并取得更大进步的首要条件之一。从社会化再生产过程来看 ,城市化的发展不仅生产集中 ,而且交换、分配、消费集中 ,使城市的工业、贸易及其他经济活动高度聚集 ,使密集型的经济造成时间和空间上的极大节约 ,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使整个经济效益运转。因此 ,加快实施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中的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6.
勤劳、朴实、智慧的河南农民在国家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引导下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浪潮洗礼下,积极响应我们2000年3月6日在《河南农村报》提出的"谁有远见谁养鹅"战略倡导,积极主动,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规模养鹅,经  相似文献   
27.
规划建设黄河上游经济带是促进甘青宁三省建立区域优势互补机制,解决地区经济凹陷、缩小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立足三省实际,从政策、区位、资源、能源、交通、生态优势条件分析入手,探讨经济带建设仍面临的诸如城市规模偏小、竞争力弱、城乡差距大、增长方式转变深层次矛盾多、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不利因素。提出建立黄河上游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即遵循科学规划、区域一体化、循序渐进、产业支撑四个原则,突出协调发展联席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产业体系、全方位对外开放体系及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体系的构筑六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8.
本文旨在研究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提出建议以期对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所帮助.基于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相关数据,计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指数,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度,以此来综合评价城镇...  相似文献   
29.
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区域景观格局,定量评价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使用1980—2020年8期土地利用数据,在渔网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和相关性检验方法分析了4种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线性响应,最后通过构建非线性概率评估框架,定量评估了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对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1980—2020年间,耕地、林地和草地是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林地面积逐年减少,其他土地利用面积均有所增加。2)四川省南部、云南省东部、贵州省西部和重庆市等地区多年平均景观分离度指数较大,景观破碎化严重。长江经济带43.97%地区景观分离度指数和64.28%的区域的香农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大部分地区景观呈现均衡化和多样化发展,城市化会降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3)景观分离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的增加可能加剧景观破碎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4)根据概率评估框架,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对景观分离度指数或香农多样性指数比较敏感,林地和草地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的主导景观。研究成果有助于掌握长江经济带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从而进一步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影响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人均GDP、对外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聚度、利税额、研发人员全时当量、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数。由于经济发展与环境因素不同导致各省市影响因素不同,其中,安徽省为出口交货值、人均GDP、对外开放度等,湖南省为出口交货值、外商直接投资等,云南省为出口交货值、研发经费投入等,四川为人均GDP、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等,浙江为外商直接投资、人均GDP、企业专利数等。建议通过提高产业集聚度、培育外贸竞争优势、提高科研投入的使用效益、加大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等措施提高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