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林业   2篇
农学   373篇
基础科学   32篇
  47篇
综合类   1652篇
农作物   197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意大利黑糯玉米的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2.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但对鲜食糯玉米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还对食品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想加强鲜食糯玉米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必须提高其育种水平。本文将主要围绕鲜食糯玉米育种的生产现状开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糯玉米引种试验和对其栽培技术研究的分析,得出了在贵州山区进行糯玉米开发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并总结提出了生产优质糯玉米的高产栽培方式及配套技术措施,提出了“公司+基地+农户+销售”是糯玉米产业化生产比较理想的经营模式,为糯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4.
推广三季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5.
“香白糯”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秀芳  钟艳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61-61,65
介绍了香白糯的特征特性,在多年的推广示范中,鲜苞平均产量可达11.25t/hm2,5年为广东省蕉岭县累计增加经济效益897.4万元。此外,还简述了相关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6.
《山东饲料》2006,(6):29-29
1.采收:甜玉米的采摘期为花丝抽出后的23~25天,糯玉米、高营养玉米的采摘期不能超过花丝抽出后的28天。采摘回嫩玉米应该及时加工,防止雨淋和曝晒,并尽可能避免机械损伤。甜玉米要放在通风凉爽处短时存放,切不可堆积。从采摘到加工一般应控制在5天以内,提倡边采边加工。  相似文献   
97.
《中国农村科技》2006,(9):33-33
西星糯玉米一号由山东省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星种子分公司特种玉米育种室选育并开发。一、特征特性出土力好,苗期叶窄长,叶鞘紫色,叶色深绿,拔节后发育迅速加快,穗下叶平展,穗上叶紧凑稀疏。雄花较小,分枝披散。雌穗花丝浅红色,雌雄协调,吐丝集中,上下两穗均匀一致。半硬粒,  相似文献   
98.
宿高红  刘绍江 《新农业》2006,(10):23-23
鲜食玉米适时采收是确保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采收过早籽粒尚未充实,产量低,食用价值低;采收过晚灌浆已到完熟期,籽粒变硬失去鲜食的意义,糯玉米变成了硬玉米,甜玉米则籽粒皱缩皮变厚。只有掌握好最佳采收期,才能使鲜食糯玉米香而糯,甜玉米脆而甜,受到消费者欢迎,市场旺销,卖上好价钱。由于玉米果穗有多层苞叶,采摘时要求带苞叶一起采摘才能起到保鲜、卫生、耐运输的作用。采收果穗时不可能将每只果穗剥开苞叶看后再采,所以一般只能综合运用下面几条标准酌情采收。一看抽雄期:绝大部分玉米都在抽雄3天以后花丝授粉。确定最佳采收期的标准是,…  相似文献   
99.
100.
糯玉米的特点是:子粒不透明、无光泽,外观晦暗呈蜡质状,有较高的黏滞性和适口性,在食品行业及淀粉加工业有着特殊用途及较大的生产经济价值,因此在生产上应采用特殊的栽培技术来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