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农业气象灾害系统构成体系和灾害风险理论,依据海南岛18个气象台站1961-2012年9-11月逐日降水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耕地面积和冬种瓜菜种植面积资料,借助GIS技术,采用加权法和自然断点法对海南岛冬种瓜菜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进行指标构建和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冬种瓜菜暴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并将该指数应用于海南岛冬种瓜菜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海南岛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为冬种瓜菜暴雨洪涝灾害高和次高危险区,其中万宁市大部、琼海市和屯昌县南部、陵水县中部风险最高;西部为次低和低风险区;其余地区为中等风险区。灾情验证结果表明,实际灾情的空间分布与风险区划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冬种瓜菜生产布局、避减灾害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李飞 《种子科技》2014,(2):16-18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常用这句话比喻做了什么事,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事实上,这句源于佛教经典《大涅槃经》的俗谚,也是对遗传现象的生动描述--瓜和豆的繁衍就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33.
黑宝石瓜奇形怪状,黑而发亮,形状有点象"五角星"、"九头鸟"。这种瓜的祖先在中国,野生于我国一处极为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村民小面积种植食用上百年也没有去开发,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快要绝迹时才被当地科技人员知道,并经过千辛万苦求到了少量种子,又经过近10年的研究,用它和南瓜、葫芦等瓜类杂交,终于培育成功这种世界奇瓜。  相似文献   
34.
<正>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西瓜土传病菌是导致西瓜地不能连作的主要原因。要连作,必须使用西瓜嫁接苗,否则只能换田种植。由于嫁接苗价格高,西瓜品质变差,因此,许多农户常选择换田种植。但大面积的换田种植,给瓜农带来  相似文献   
35.
冬瓜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08,1(4):57-57
冬瓜起源于中国和印度,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很早即有栽培。北魏以前的古书上,从《诗经》、《复小正》;特别是汉代的《汜胜之书》和崔蹇的《四民月令》中所提到的瓜是统称,很难区分是哪一种瓜。因此,冬瓜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36.
嫁接西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建华 《中国瓜菜》2008,21(1):36-37
<正>连江县丹阳镇是福州市主要西瓜产区。从1985年开始引种西瓜,种瓜历史逾20年,枯萎病等病害非常严重。2003年开始引进西瓜嫁接栽培技术,有效地克服了西瓜枯萎病,现每年嫁接西瓜面积达200hm2。但随着嫁接栽培西瓜的推  相似文献   
37.
姚兴 《农家顾问》2011,(7):12-13
北京大兴区西黄垡村尽管一直是远近闻名的种瓜示范村,但一直以来瓜农们都为西瓜的销售而烦心。西黄垡村民宋李说,"不了解市场到底是个什么价,虽然收成很好,可是我们庄稼人成天待在地里,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就怕被狡猾的瓜贩子给‘忽悠’了,收成再好也卖不上价啊。"  相似文献   
38.
根据本人十几年的种瓜经验,摸索出一套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其基本要求是每穴两棵苗,穴距20厘米,亩保苗1万株,每株留一个子蔓,结1个瓜,亩结瓜1万个。可比常规的棚室香瓜生产提前7~10天上市,平均亩产2500千克以上,品质好,采收期集中,经济效益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9.
1种瓜的选择 在籽瓜原种或一代种子田,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单株单瓜,在两个时期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40.
我多次听朋友介绍过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以下简称纳米863)可应用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而且纳米863有能给农作物带来增产增收的神奇效果。于是,2006年12月份,我买回2个纳米863。用了一段时间后,真别说,奇迹一个一个地出现了,我真服气。下面我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的应用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