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特征特性百香果(Passionfruit)为西番香莲科、西番莲属的多年生常绿攀缘性藤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因其汁有番石榴、菠萝、芒果、草莓等多种水果的混合香味而得名。除果实可食用外,还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今年春节期间,广西大部出现明显降温降雨天气,高寒山区及桂北局部雨雪冰冻严重。为加强防范应对,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工作,广西及时组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专家编制了《广西农业生产防寒防冻技术手册(2022年)》,该手册内容包含7个篇章25种类,其中果树一个篇章占幅最多,达13个种类,包括柑桔、香蕉、龙眼、荔枝、杧果、火龙果、猕猴桃、菠萝、百香果、西甜瓜、番荔枝、番木瓜和莲雾。  相似文献   
83.
为了筛选百香果最佳施肥模式,本研究设置5种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CK)、氮磷钾肥(NPK)、有机肥(M)、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MNPK)、高量氮磷钾与高量有机肥配施(2MNPK),通过分析比较百香果的生长状况、产量、营养成分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与CK处理相比,NPK、MNPK、2MNPK处理百香果生长最快,尤其在定植66 d后效果最明显。NPK、M、MNPK和2MNPK处理均提高了百香果产量及品质,MNPK、2MNPK处理效果最明显。与CK处理相比,NPK、M、MNPK和2MNPK处理百香果产量分别增产112.86%、74.40%、191.00%、244.30%,维生素、矿质元素、糖类物质、氨基酸含量均有上升趋势,总酸呈下降趋势,2MNPK处理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82.40%、76.11%、76.89%,总酸含量降低了22.61%。对36种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从中提取了3个主成分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925%。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总得分排序为2MNPK(123.04)>MNPK(39.06)>M(-12.01)>NPK(-45.36)>CK(-104.73)。说明在这5种施肥处理中,2MNPK处理是百香果种植过程中最佳施肥模式。该研究可以为百香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4.
为阐明采后百香果香气品质的变化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了常温(25 ℃)、低温(6 ℃)贮藏期间百香果香气物质主要成分及其含量,酯类化合物代谢关键酶脂氧合酶(LOX)、醇酰基转移酶(AAT)、乙醇脱氢酶(ADH)和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PL)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香果在常温和低温贮藏期间,果汁中的香气物质均以酯类为主,相对含量分别占总香气物质的40.00%~60.32%和54.95%~69.27%,其次是醇类和酮类;进一步通过结构鉴定,在酯类物质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丁酸乙酯、正己酸乙酯、丁酸己酯、乙酸乙酯、己酸己酯;常温下,百香果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在贮藏4 d时出现峰值(60.32%)、贮藏12 d时下降为40.00%,而低温下,其相对含量延至贮藏20 d时出现峰值(69.27%),整个贮藏期内保持在54.62%~69.27%,表明低温贮藏可以维持酯类物质较高的相对含量。对百香果酯类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分析发现,果汁中LOX、AAT和HPL在低温贮藏前期(0~10 d)活性变化不大,贮藏后期表现活跃,最高值出现时间迟于常温贮藏,表明低温可以有效抑制酯类代谢关键酶活性;另外,酯类香气化合物相对含量与LOX、AAT、ADH、HPL活性具有较强相关性。本研究为百香果采后品质保持和保鲜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辣木叶不同提取物对百香果扦插苗成活率及生根的影响,获得较好的促进百香果生根的提取物。[方法]通过水培法,以百香果插条为供试对象,研究辣木提取物的促生根活性。[结果]不同浓度提取物处理的百香果插条表现出不同的活性,培养至40 d时,均无萎蔫现象。0.5000和1.0000 g/L乙醇提取物、1.0000 g/L石油醚提取物处理的插条生根率达到100%。1.0000 g/L石油醚提取物处理插条生根数最大,达到4.45条/株;0.0625 g/L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的插条表现为最大的生根根长。[结论]为获得较高品质扦插成活苗,建议选用1.0000 g/L石油醚提取物处理插条,既可获得100%的生根率,也可获得较多的生根根数。  相似文献   
86.
百香果在亚热带地区的大棚育苗和田间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棚育苗和田间栽培2个方面介绍了百香果在亚热带地区的种植技术。大棚育苗分为育苗方式、修剪枝条、整地扦插、水分温度管理几个方面;田间栽培有选地建园、搭架、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人工辅助授粉、果实收获等几个方面,以期为在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百香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分析福建省百香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从发展规划、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市场建设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8.
对引起百香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腐皮镰刀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开展室内高效低毒化学药剂筛选。选取经鉴定的主要代表菌株,采用实验室常规法研究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4种杀菌剂进行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病菌生长适宜温度24~30℃,产孢适宜温度28~32℃,孢子萌发适宜温度20~30℃,菌丝生长适宜pH为5~11,产孢适宜pH为3~10,孢子萌发适宜pH为5~9。连续光照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全黑暗及半光半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条件对产孢量无显著影响。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其次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其次为酵母粉和蛋白胨;最适培养基是Czapek,其次为PDA。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抑制效果较好的杀菌剂6种,经毒力测定表明,咪鲜胺450 g/L水乳剂和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对病菌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0.078、1.189μg/mL;其次是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40%腈菌唑悬浮剂,EC50分别为6.887和13.092。该研究结果可为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百香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香果可生食,也可作蔬菜、饲料,用途广泛,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前景良好。科学种植管理百香果能有效提高百香果产量。分析了百香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促进百香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0.
龙胜县百香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百香果主要生长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由于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与营养功能,特别是还混合了多达十几种的其他水果香味,而被称为"果汁之王"。目前,百香果已经成为我国大力引进的新型品种,对于提高龙胜县的果园产业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百香果栽培技术,包括整地管理、育苗管理、栽植管理、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希望提升龙胜县百香果科学种植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