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林业   321篇
农学   408篇
基础科学   63篇
  104篇
综合类   2809篇
农作物   317篇
水产渔业   166篇
畜牧兽医   1310篇
园艺   619篇
植物保护   21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以稀释倒平板法从0型菌086和IV型菌967-4和9620中分离到59个单细胞系;在12个近等基因系品种上,086和其单细胞系表现为弱毒力,2个IV型菌及其单细胞系能克服抗病基因Xa-1、2、3、8、10、11、14的抗性,不能克服Xa-21、4、5、7、13的抗性;带主效抗病基因的品种Asominori、XM5、M41、XM6和丰锦能把3个母株的59个单细胞系区分为12种数量差异或质量差异的不同致病型;将此5品种与近等基因系配合,适合作为病菌致病基因变异频度监测的寄主;采用"段叶沙培,切口取菌胶"法分离病菌,在中国致病型鉴定品种上划分的致病型,是田间病菌群体毒力结构的表型反应。  相似文献   
62.
果园生草栽培 ,是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地温、改善果树生长环境的有效措施。在生产中发现 ,部分种白三叶草的苹果园二斑叶螨危害白三叶草 ,现将两年来调查、防治结果初报如下。1 虫害发生原因及危害调查调查发现 ,二斑叶螨是由树上向树下迁移越冬时 ,因温度适宜  相似文献   
63.
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不同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用200μg/ml中生菌素55℃温汤药液浸种,自然降温,秧田3—4叶期和移栽前5d各用30μg/ml中生菌素处理后,于成株期剪叶接种白叶枯病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前期处理,于成株期接种白叶枯病菌时,高抗、中等抗性和感病品种中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3种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以中等抗性品种酶活提高最多,接种24和48h,3种酶活性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26.92%、26.74%、24.06%和7.09%、1.31%、1.60%。盆栽试验表明,中生菌素对中抗品种的防治效果最好,达58.4%。说明中生菌素对水稻防御酶活性的诱激作用是其防治白叶枯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4.
综述了我国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致病基因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查明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状况是进行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及其抗性品种利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65.
江汉平原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和稻田周围常见的10种杂草上来集梨孢属菌株,以涂沫法作交互接种,分离自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的梨孢菌与分离自水稻的梨孢菌可以交叉侵染其寄主,茭白和碎米莎草梨孢菌与稻梨孢菌不能交互侵染;自然诱发条件下来自牛筋草和狗尾草的梨孢菌与来自水稻的梨孢菌对其寄主同样发生交叉侵染。直接从杂草寄主上分离的梨孢菌株对水稻的致病性较弱,接种到水稻感病品种发病后再分离的菌株,对水稻致病性增强,对原寄主的致病性基本保持不变。推断稻瘟病区稻田周围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等杂草寄主上的梨孢菌在稻瘟病菌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66.
江金明 《植物医生》1997,10(6):28-29
水稻白叶枯病是国内部分省市的植物检疫性病害,也是目前我县水稻生产的一种重要的危险性病害,严重威协着我县水稻生产的安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发展我县粮食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在1978年,我县原树仁公社水稻制种基地有25.6亩水稻发生白叶枯病,当时主要在二九矮品种上,1979年树仁、石岭、崇兴等公社便发展到4500亩,其中树仁公社2500亩,占该公社水稻面积的38.2%,损失产量40多万公斤.当即采取处理稻种、集中烧毁稻草、水旱轮作、调整品种布局、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后,以后的十年里未见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67.
脂肪洁白,呈纯白色,质硬而粘稠。肌间富有脂肪,但皮下脂肪软腻,触摸时手上可粘附较多的脂肪。肌肉有光泽,肌纤维细软,呈鲜红色或淡红色:肌肉横断面较小,含水量较多,外表微干或湿润,肉质嫩软,弹性好,指压瘦肉后凹陷能立即恢复。乳头短而且软,乳孔不明显,看不到乳池和乳腺。肋骨呈扁圆形,骨膜呈淡红色。气味正常,具有新鲜猪肉特有的肉腥味。  相似文献   
68.
何贵明  皮俊 《四川草原》2004,(11):31-32
<正>四川白獭兔是四川省草原研究所采用德系和美系獭兔杂交,经五个世代选育而成的优良獭兔新品系。随着四川白獭兔生产性推广,四川白獭兔生皮的上市量也逐渐增多。如何把握四川白獭兔生皮的质量标准,提高四川白獭兔优质生皮的比例,避免乱宰滥杀及其他因素造成劣质皮的产生,有必要制定四川白獭兔生皮的质量标准,以利于在生皮生产中统一标准,提高质量,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獭兔生皮。  相似文献   
69.
白腐真菌发酵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是我国主要的粗饲料,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等原因,在饲料工业中的利用率很低,不足总量的15%~20%,从而造成大量氮素和有效能量的损失,而且因秸秆不能有效被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秸秆青贮是将发酵工程运用于饲料工业的典范,但是青贮工艺受季节因素的限制,不能广泛开展。在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处理秸秆方面,研究人员多利用一些微型真菌(如黑曲霉、绿色木酶、变异青酶、根酶等)、细菌以及酵母菌等处理秸秆,但是它们在降解秸秆木质素的同时,也消耗了秸秆中的营养成分,降低了秸秆作为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0.
王俊燕 《食用菌》2004,26(5):35-35
白鸡腿蘑。是笔者1997~1998年对新疆地区的野生白鸡腿蘑进行分离驯化而成的优良菌株,栽培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已在南疆地区广泛栽培。为探索其最佳栽培模式及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在总结近年来栽培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对白鸡腿蘑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