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31.
番荔枝通过修剪可春秋两季成花坐果,为了弄清哪种修剪方式更有利于番荔枝生产,本研究比较了春季9种修剪方式对新芽萌发、花芽抽生、新芽可溶性糖含量、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秋季3种修剪方式对新芽萌发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短截+摘叶处理在5d内全部萌发新芽,不摘叶较摘叶处理新芽萌发延迟;春季不短截情况下,枝条去顶后只留顶部叶片更容易促进枝条基部萌发花芽。春季短截枝条虽然抽生花芽时间比不短截枝条提早约一周,但是短截与不短截枝条新芽抽生出花蕾的时间基本相同,且不短截枝条萌发的新芽初期可溶性糖含量、后期产量及商品果比例也较高。秋季短截外围1/3、2/3及全部枝条并摘叶对新芽萌发有相近的效果,均在处理后5-6d萌发;秋季短截外围2/3枝条并摘叶处理挂果率适中,优质商品果比例达75%,产量高。综上认为海南岛春季以正常修剪留中间枝短截外围枝条并留顶端2个芽点进行番荔枝生产为宜;秋季以短截外围2/3枝条结合摘叶留叶柄进行番荔枝生产效果最佳;并建议以秋季番荔枝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232.
理清云南省番荔枝科植物的物种资源,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来源。结合最新发表的番荔枝科相关文献资料,对云南省番荔枝科植物属和种的组成、属的区系类型、物种丰富度、濒危等级及野生水果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云南省番荔枝科植物共有24属101种,其中瓜馥木属种类最多;(2)区系成分组成以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为主要分布类型;(3)云南番荔枝科植物区系与广西番荔枝科植物区系是近亲关系;(4)极危种1种,濒危种7属12种;(5)有8个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番荔枝科植物资源保护和该科野生水果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33.
番荔枝修剪可促春秋两季成花着果,比较了春季9种修剪方式对新梢萌发、花芽抽生、新芽可溶性糖含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秋季3种修剪方式对新梢萌发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短截摘叶处理后5 d新梢萌发率达到100%,短截不摘叶处理较短截摘叶处理新梢萌发延迟。春季不短截情况下,枝条去顶后只留顶部叶片更容易促进枝条基部萌发花芽。春季短截处理虽然抽生花芽时间比不短截处理提早约1周,但是不短截处理的新芽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短截处理,短截与不短截处理在花蕾抽生时新芽可溶性糖含量趋于一致。秋季短截外围1/3、2/3及全部枝条摘叶处理的新梢萌发时间相近,均在处理后5~6 d萌发;秋季短截外围2/3枝条摘叶处理着果枝率适中,优质商品果比例达77.0%,产量高。因此,海南岛番荔枝生产春季修剪以留中间枝短截外围枝条并留顶端2个芽点为宜,秋季修剪以短截外围2/3枝条摘叶留叶柄为宜,秋季果效益较高,建议以秋季番荔枝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234.
235.
以‘非洲骄傲’番荔枝(Annona squamos cv.Af rican pride (AP))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大豆多肽水溶液对番荔枝苗木生长、叶片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大豆多肽水溶液可显著促进番荔枝幼苗生长,提高叶片品质,其中总体喷施效果较好的6g/L大豆多肽处理60d后,与对照相比株高、地径、叶片数分别增加了7.48cm、0.11cm、3.6片,叶面积、叶片干重分别提高了23.33%、46.43%;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分别提高了41.29%、72%、105.88%、23.34%;另外,经不同浓度大豆多肽处理后,番荔枝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下降,抗氧化酶系统的关键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环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均表现在低浓度(≤6g/L)时随浓度增加活性增强,在高浓度(>6g/L)时随浓度增加活性逐渐降低,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浓度增加变化不大。因此,在‘非洲骄傲’番荔枝幼苗生长期以喷施6g/L大豆多肽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236.
为掌握凤梨释迦砧穗组合的嫁接愈合情况,以期为种苗后续移栽防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价值。试验以普通番荔枝、牛心梨和冷子番荔枝为砧木,‘吉夫纳’凤梨释迦为接穗,通过观察不同时期供试砧穗组合的嫁接口解剖结构,同时比较苗期植株嫁接成活率及接穗生长势、相关生理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供试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均达到80.00 %以上,其中牛心梨与冷子番荔枝砧木的接穗枝梢生长势分别显著高于普通番荔枝。嫁接50d后,砧穗组合接口出现愈伤组织,砧穗间韧皮部开始融合;嫁接150 d后,砧穗组合的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差异逐渐变小,砧穗接口木质部与新生部位韧皮部紧密连接,其中冷子番荔枝砧木砧穗间的木质部已完全融合;嫁接300 d后,砧穗组合嫁接口完全达到愈合程度。综合各项指标来看,冷子番荔枝砧木的嫁接愈合速率高于普通番荔枝和牛心梨砧木,嫁接150 d后的接口愈合程度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