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林业   494篇
农学   407篇
基础科学   99篇
  425篇
综合类   2862篇
农作物   46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21篇
园艺   595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小麦蚕豆间作对红壤有效磷的影响及其与根际pH值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云南红壤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测定分蘖~拔节期、孕穗~抽穗期、灌浆~乳熟期不同土层深度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含量和根际pH值,比较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对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和pH值的影响,探讨了间作小麦根际pH与根际土壤有效磷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小麦单作相比,小麦蚕豆间作显著地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同时,小麦蚕豆间作促进了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分蘖~拔节期、孕穗~抽穗期0-10 cm、10-20 cm土层单、间作差异显著;间作显著降低了分蘖~拔节期10-20 cm土层、孕穗~抽穗期0-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小麦根际土壤pH.分蘖~拔节期、灌浆~乳熟期,单、间作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根际pH呈负相关关系.试验表明,在红壤上间作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高与间作降低根际pH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严重的问题,研究了带状留茬间作的防风蚀效果,通过测定风速、地表粗糙度和土壤风蚀量,揭示不同留茬高度对留茬地和相邻裸露地的防风蚀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作物残茬带近地表风速降低,且留高茬(30 cm)效果最明显;随着测定高度的增加,同一留茬高度对风速的降低程度减小.地表粗糙度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留高茬地(30 cm)和邻高茬裸地的地表粗糙度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66.67%和126.98%.土壤风蚀量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留高茬地(30 cm)和邻高茬裸地的风蚀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90.21%和65.51%.因此,作物残茬既增强了自身带的防风蚀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邻茬裸露带,留茬高度30 cm时防风蚀效果最好,对相邻裸露带的保护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3.
渭北旱塬坡耕地玉米-苜蓿间作对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5°,10°和15°共3个不同坡度的耕地,对玉米-苜蓿间作模式和玉米单作模式(对照处理)下的土壤养分含量以及作物产量进行了对比,以研究坡耕地粮草间作在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间作和单作的土壤养分在播前差异不显著,在收获后差异显著,间作的养分损失量要小于单作,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速磷和速钾含量分别相对减少了0.04g/kg,0.05g/kg,0.01g/kg,1.6mg/kg,1.2mg/kg,0.1mg/kg和3.2mg/kg;两种种植模式坡上的土壤养分含量均小于坡下,且间作坡上与坡下的养分含量差值比单作的小,其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速磷和速钾含量分别相差了0.13g/kg,0.05g/kg,0.01g/kg,0.5mg/kg,0.3mg/kg,0.2mg/kg和0.4mg/kg;各坡度下间作的玉米产量均高于单作的玉米产量,5°~15°间作地的玉米产量分别为7 426.3,7 280.3和6 802.5kg/hm2,比单作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35%,0.92%和0.89%,且间作地的苜蓿产量达到了当地单产水平,表明在渭北旱塬区玉米-苜蓿间作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4.
吊瓜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吊瓜子粒大肉多,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是食用瓜中的上品。其根、果实、瓜皮、瓜子也是重要的中药材。吊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既适合零星种植,又可成片种植,对成片的吊瓜地还可以进行间作套种,且一年种植投入,多年收获受益,省工、省本,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995.
银杏园高效间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为落叶乔木.树干直立.外形壮观.其果材叶都被广泛利用,俗称"摇钱树".亦为观赏和绿化树木.对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具有良好的生态作用.银杏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较好的社会生态效应.银杏树是我国东部部分地区主要的种植树种,为农民致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环境改善发挥很好的作用.合理间作是提高银杏单位面积总体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6.
民勤绿洲农田防护林结构配置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防护林区域配置及防护功能特征,将民勤绿洲农田防护林分为5个类型,分析了防护林树种组成、结构配置、林木生长及防护结构特征,对不同地段防护林配置方式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杨树轮换建主带、松杨混交改副带、枣粮间作布网格的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模式,将对整个河西防护林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黄文东 《农村科技》2008,(12):24-25
枣棉间作地中棉叶螨的发生和防治工作难度比较大,是“三虫”防治工作的重点。由于枣树行间种植棉花,仍以棉铃虫、棉蚜和棉叶螨为主要防治对象。枣树和棉花都是棉叶螨危害的共同寄主,枣树比棉花更易发生红、白蜘蛛危害,而且扩散速度快。历年来,本团种植的梨、苹果、枣树,每年5月中旬-8月中旬均防治红蜘蛛2-4次。  相似文献   
998.
伊犁州平原林场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林、牧、农复合经营,并在造林第1~2年间种西瓜、打瓜、黄豆,实现林农双赢的经营模式。2007年林场在造林第2年间作辣椒,林菜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9.
耐荫型大豆与紧凑型玉米间作模式与推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荫型大豆与紧凑型玉米采用6:4或6:2的方式间作种植,比单作玉米可提高综合效益4500元/hm^2以上,同时对化解玉米、大豆种植相互争地的矛盾和大豆面积的恢复以及振兴中国大豆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00.
连作障碍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凾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与造成的危害入手,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种植模式与土壤管理制度对作物连作障碍影响的特点,探讨了克服连作障碍的可能途径。认为推行多种作物混合种植结构、采用轮作与间作并举的复合种植模式、建立以菌根真菌接种为主导的土壤与种苗管理新制度是当前和今后解决连作障碍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