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6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层水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对比亚热带不同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探讨二者水文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地区森林水文循环和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3种典型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日本落叶松?檫木混交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鹅掌楸混交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纯林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观测法、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双环法等对其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对其二者水文效应进了拟合与分析。  结果  (1)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枯落物厚度及蓄积量分层变化差异显著(P < 0.05);混交林经营模式半分解层厚度及蓄积量均明显高于未分解层,纯林经营模式则正好相反。(2)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函数回归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回归关系。(3)不同经营模式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及入渗性能整体表现为混交经营模式优于纯林经营模式,且差异性显著(P < 0.05);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回归关系。(4)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除土壤密度外,土壤水文指标均与枯落物半分解层水文指标呈正相关,与枯落物未分解层水文指标呈负相关;土壤最大持水量、总空隙度、初渗速率、稳渗速率与枯落物厚度、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及最大吸水速率关系密切。  结论  综合来看,混交经营模式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性能要优于纯林经营模式,建议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树种组成、配置方式等因素影响,加快实施针叶纯林的近自然阔叶化改造,以加强地区森林的水文功能和健康经营。   相似文献   
32.
33.
1加强水肥管理 一般5月份降水较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要根据土壤含水量情况适当补水。如果0~20厘米土壤层内含水量低于10%,要适当浇灌,水量不宜太大,喷灌约4~6小时即可。紫花苜蓿第2茬生长期短,要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需要比第l茬有更多的营养积累。  相似文献   
34.
吕海波  梁宗锁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1):1671-1673,1690
[目的]对黄土高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退耕林土壤1m剖面有机碳含量、粒度、全氮含量、碳氮比、碳酸钙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以粒度反映下的土壤异常层理化性质变化,以及各土壤物理化学的响应。[方法]对黄土高原上3个样地各随机选择3个10m×10m的样方并分坡上、坡中、坡下分别挖掘3剖面,间隔10cm采样,地表0~10cm分0~5和5~10cm2部分分别采样。每剖面采样11个,共99个样品,对其进行机碳含量、粒度、全氮含量、碳氮比、碳酸钙含量分析。[结果]3个样地土壤剖面存在a1、b1、b2、c1、c25个特征层,〈0.02mm粒径的土壤颗粒含量减少,〉0.02mm粒径的土壤颗粒含量增加,有机碳含量和C/N值(a1、b1、b2、c2)增加,但CaCO3含量上升趋势不明显。[结论]研究证明土壤特征层在黄土地区,尤其是侵蚀性黄土地区是普遍存在的,在现代土壤学和生态学研究领域应当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35.
根据广西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及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状况,设置9个标准地,分别对林地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进行了调查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森林枯枝落叶层平均累积量为18.69 t/hm2,对一次降雨过程的平均最大净吸水量为39.79 t/hm2;1 m土层对一次降雨过程的贮水量变动在759.2~1578.6 t/hm2之间,平均值为1235.5t/hm2;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对一次降雨过程的贮水量为1275.29 t/hm2。研究充分说明,广西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涵养水源功能极为显著,对维护和保障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与水土保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土壤层厚度对不同品种油橄榄(Olea europaea)生长的影响,为促进油橄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观测种植在5个土壤层厚度(分别为20.00~30.00、60.00~80.00、40.00~50.00、120.00~150.00和30.00~40.00 cm,即A1~A5处理)中的5年生油橄榄品种豆果(Arbeqina)、鄂植8号(EZHI-8)和柯基(Koroneiki)的生长指标(平均须根数、平均胸径、平均新梢长度和平均生理落叶率)和挂果指标(平均单株鲜果产量),并对油橄榄品种的生长指标和挂果指标与土壤层厚度进行交互效应分析,对受品种与土壤层厚度交互效应影响显著的指标进行边际均值分析.[结果]油橄榄品种豆果、鄂植8号和柯基在不同土壤层厚度中平均须根数、平均胸径、平均新梢长度、平均生理落叶率和平均单株鲜果产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下同),说明土壤层厚度对3个油橄榄品种的生长指标和挂果指标均具有重要影响;5个处理对豆果、鄂植8号和柯基平均须根数、平均胸径、平均新梢长度和平均单株鲜果产量的影响排序均表现为A4>A2>A3>A5>A1,对平均生理落叶率的影响排序均表现为A1>A5>A3>A2>A4,即土壤层越厚,3个油橄榄品种的平均须根数、平均胸径、平均新梢长度和平均单株鲜果产量越高,平均生理落叶率越低.油橄榄品种与土壤层厚度的交互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鲜果产量受品种与土壤层厚度交互效应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须根数、平均新梢长度和平均生理落叶率受品种和土壤层厚度交互效应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边际均值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层厚度越厚,油橄榄生长越好,产量越高,其中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鲜果产量在品种间均表现为柯基>豆果>鄂植8号.[结论]土壤层厚度对油橄榄品种豆果、鄂植8号和柯基的平均须根数、平均胸径、平均新梢长度、平均生理落叶率和平均单株鲜果产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土壤层厚度120.00~150.00 cm更适宜3个油橄榄品种生长.  相似文献   
37.
江西九连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土壤类型、土壤层次及植被类型是土壤有机碳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海拔是对大尺度水热环境条件的再分配,涵盖了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在小尺度上的剧烈变化信息,因而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有机碳的变异规律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九连山境内不同海拔高度(179~1 430 m)的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等,揭示不同海拔高度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土壤的前3层(0~40 cm)有机碳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呈现线性增大的趋势,而第4层(40~60 cm)和第5层(60~100 cm)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的降低,土壤碳储量与海拔梯度的趋势与土壤有机碳与海拔梯度的趋势基本一致,但总碳储量与海拔梯度的趋势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U形趋势;草甸土的前3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往往高于红壤和黄壤,并且随海拔升高,土壤类型从红壤、黄壤至草甸土的变化过程中,前2层(0~20 cm)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均存在逐渐上升,而其他层次则无显著差异;高海拔的杜鹃林和高山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往往高于较低海拔的其他植被类型,而高山草甸和次生阔叶林的0~100 cm总碳储量较高。结论土壤表层和植被类型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九连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变异规律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形下,高海拔地区的表层土壤可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碳排放。   相似文献   
38.
基于2007年和2017年2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估算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2007年森林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能力为3548.2×1^07 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为1952.0 t/hm^2,经济价值达2.84×10^11元;2017年森林生态系统总涵养水源能力为4182.8×10^7 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为1986.0 t/hm^2,经济价值达3.35×10^11元。2017年与2007年相比,总涵养水源增加量达634.6×10^7 m^3,平均每年增加63.5×10^7 m^3,经济价值增加5.1×1010元,平均每年增加5.0×10^9元。  相似文献   
39.
庐山土壤速效钾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庐山的海拔高度(包括气候、母质、植被等成土因素)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土壤样点分析[1-3],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通过其差异性对比,得出不同海拔高度发育的土壤速效钾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同一土壤不同土层速效钾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中的速效钾的含量与高度成负相关,随着海拔的增高,速效钾的含量逐渐减少,为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同一土壤不同土层的速效钾含量与深度成负相关,随着深度的增加,速效钾的含量逐渐减少,为A〉B〉C层。  相似文献   
40.
台湾番薯叶又称红薯叶、地瓜叶,是经人工选择而选育出供食用嫩茎叶的新品种。台湾番薯为多年蔓生甘薯品种,根系发达,分布在5厘米~30厘米的土壤层。茎蔓细长,多条分枝,茎上有节,茎蔓的节上都能发根生长成独立的植株。台湾番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病虫害发生少,我国南北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