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171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109篇
  103篇
综合类   710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410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因受到溶解速率、酶和酸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具有良好药理活性的不溶性药物的使用和吸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药物的吸收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更与其载体系统有关,合适的载体能够促进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在局部控制释放,以使治疗效果最大化。固体脂质纳米载体可以提高多种药物特别是亲脂化合物的胃肠道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在促进药物的转运和吸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固体脂质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以及仍面临的问题,将从作用、影响其促吸收的因素和促吸收的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指导和推动固体脂质纳米载体在促进药物吸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评价了自制固体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该缓蚀剂是一种阳极控制型缓蚀剂。固体缓蚀剂缓释溶解后可在金属表面吸附形成比较致密的保护膜,且在溶液中形成较稳定的浓度,能够有效的抑制酸液的腐蚀,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其在酸性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效率大于90%,并能控制碳钢腐蚀速率在0.076mm/a以下。探讨了其吸附行为,其在碳钢表面上的吸附遵循兰缪尔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考察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技术结合滴制技术制备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以溶散时限、质量差异和外观质量为综合评价指标,对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与聚乙二醇6000(PEG6000)比例、斑鸠菊提取物与基质比例、滴制温度和滴制速度进行考察,优选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PEG4000-PEG6000(3∶1)为基质,以20℃二甲基硅油-100为冷却剂,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斑鸠菊提取物与基质比例为1∶7,滴制温度为80℃,滴速为20滴/min。[结论]所选择的成型工艺可行,可为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994.
为优化生防菌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菌株FJAT-9290的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以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和麸皮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麦粒、蔗糖和硝酸钠对菌株产孢量的影响,通过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以产孢量为响应值的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确定菌株固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差异极显著(P0.0001),可以用该模型来拟合试验。菌株FJAT-9290在垫料和麸皮质量比17:3的基础培养基上,其他成分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麦粒39.14%、蔗糖2.97%和硝酸钠0.30%,采用该优化组合的菌株平均产孢量可达2.48×10~8孢子/g。响应面结果也表明,各因素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排序为麦粒蔗糖硝酸钠,其中蔗糖和硝酸钠两因素的交互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995.
运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黄芪,研究发酵对黄芪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将黄芪中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在37℃条件下发酵72 h培养,对照组为同等条件下黄芪固体培养基单独培养,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组黄芪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发酵组较不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对照组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分别提高了39.59%、41.59%、22.63%。因此,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在一定条件下发酵黄芪,可促进其有效成分释放。  相似文献   
996.
为获得高原夏菜生产中甘蓝育苗的最适固体水用量,通过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的方法,以生产上常规的用水量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固体水用量对甘蓝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得出:当固体水用量为400 ml/株时,甘蓝在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面积与冠根比等形态指标的表现上均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7.41 cm、5.20 cm、26.24 cm2和69.51;同时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和气孔导度数值最大,分别为27.86μmol·m-2·s-1、13.37 mmol·m-2·s-1、803μmol·m-2·s-1和734 mmol·m-2·s-1;同时幼苗代谢过程中的生理指标最优,可为甘蓝壮苗培育与水分高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植被对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与其他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及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极为显著。乡土物种在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青檀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原始森林及其他样地,侧柏、任豆、青冈、黄荆等乡土树种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也高于外来物种湿地松及桉树样地。 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恢复50a后的森林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却稍有下降。石漠化治理必须合理配置物种,重视乡土植物,充分考虑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8.
巨大芽孢杆菌固定化包埋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巨大芽孢杆菌的包埋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种包埋材料对巨大芽孢杆菌的起始包埋能力不同,其中以2%海藻酸钠+2%明胶的效果最好,是4%海藻酸钠包埋剂的2.22倍。3种包埋颗粒在0.2 mol/L柠檬酸钠溶液中的溶解性能不同,溶解能力大小为:4%海藻酸钠>3%海藻酸钠+0.5%明胶+0.5%淀粉>2%海藻酸钠+2%明胶。保存在包埋剂3%海藻酸钠+0.5%明胶+0.5%淀粉中的巨大芽孢杆菌数量稳定,菌的纯度高,其在3种包埋剂中最有利于巨大芽孢杆菌的保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用固体基质引发(SMP)技术克服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障碍,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40%,研究并发现引发机理。【方法】在SMP引发过程中西瓜种子的吸水速度缓慢并始终未达到饱和含水量,RNA积累速度和浓度高于对照。采用单粒种子凝胶扩散法和电泳法研究种子中β-半乳甘露聚糖酶的活性。【结果】SMP处理种子中的高酶活性种子的比率以及平均酶活性都高于未处理种子。流式细胞分析仪对引发种子DNA复制水平调查结果表明,SMP处理的种子在种子吸胀的各个阶段,胚根尖中6C与3C的比值都高于对照种子。用软-X射线对种子结构的检测发现,SMP处理过的种子胚乳套根尖处变薄。【结论】在SMP条件下西瓜种子中的生理、生化、DNA复制水平以及结构发生的变化与克服萌发障碍提高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微波对食用菌固体培养基杀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波能对食用菌袋装培养基进行杀菌试验,以替代传统的高压湿热灭菌工艺。找出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以及培养基与微波源距离的变化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为微波技术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