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6篇
  26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goal of nature conservation is often implemented on productive forest land largely by means of forest certification – a market-driven, voluntary system of third-party verification of the fulfilment of specific goals. This study assesses how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are being implemented in various organisations in the forest sector at various levels, and the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identified at each level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34 stakeholders in Sweden,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forest certification is a communication issue: it places great demands 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logistics”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felling and forest management chain, from the top management to the contractor in the field. Integr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systems, clarity in th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malisation of requirements for forest planning and further integration of a cultur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internal reporting could support implementation of the certifi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02.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发展和繁荣西部地区经济的基础和重点。本文分析了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加快西部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键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布局和规划;现有林的管护和经营;退耕还林,还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和经费的投入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3.
西气东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西气东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采取实地调研和现场勘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生物防治、土地整治措施的实施以及水土保持资金落实和监理、监测工作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存在的水土保持工程质量不高,且与主体工程相比较严重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促进保护环境以及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阜康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掌握阜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社会公信力,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从规划指标实施情况和规划空间布局调整情况等方面选取实施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效用函数模型对阜康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得到综合评价分值,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规划执行情况评价分析,揭示出阜康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乡村振兴促进法》充分肯定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并对其具体内涵作出明确。由于村庄治权弱化、自觉发展动力不足、村规民约在实践中缺少有效的激励与惩处措施等原因,致使村规民约实效减损。基于法治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村规民约价值的有效发挥必须赋予制定主体合法、有效的治权,其核心在于基层自治与法治规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此基础上调动乡村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能力。在乡村振兴视野下检视村规民约的发展,必须坚守法治底线,推动德治体系融入法治建设之中,探索建立合法有效的落实执行机制,以促进村规民约效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06.
2019年4-5月在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河开展了人工鱼巢试验,探讨了人工鱼巢的增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监测期间6个投放点人工鱼巢共采集到鱼卵11批次,出现3次产卵高峰。1、2、3、4、5、6号投放点人工鱼巢粘附鱼卵总数分别为12074粒、74207粒、360563粒、187472粒、131026粒和210854粒,其中,鲤占28.69%、鲫占31.96%、红鳍原鲌占39.35%。按照鱼苗的野外成活率5%估算,人工鱼巢可增殖10843尾鲤、12079尾鲫、14873尾红鳍原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人工鱼巢的附卵均数在不同投放点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不同产卵批次间则存在显著性差异。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投放点人工鱼巢粘附的鱼卵数与水温、溶解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保护渔业资源多样性和制定重要生境的修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立木削度模型建立与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福建省龙岩市126个伐区标准地的样木,选用严若海1992年提出的立木削度方程,建立了龙岩市杉木、马尾松、阔叶树三个立木削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模型线性回归关系极显著。经伐区标准地检验和近三年多来的实际应用,出材量误差率基本小于10%,达到伐区调查设计的精度要求,弥补了任意造材分径阶出材量计算的空白,成为福建省龙岩市源头计征税费,精确评估立木价值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基于Request for Comments(RFC)1122兼容性规范提出了一种可移植的非路由传输层协议实现原型.简化设计了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的传输层协议栈.同时提出了几种简化算法以提升性能,包括首部预测、简化重传算法.设计了一种输出挂起队列以解决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协议栈的重入问题.该TCP无须操作系统的支持,整个协议栈运行在裸机平台上.本实现方法强调对TCP的简化,以提高可靠性,其实现代码规模只有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BSD)TCP的30%.应用测试表明,该简化的TCP性能和可靠性与商用TCP相当.最后,将实现源代码移植到X86裸机平台的64K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扩展Read-Only Memory(ROM)中,基于该TCP协议设计了iSCSI远程启动系统,并已经应用于无本地存储设备的超级刀片服务器上.  相似文献   
109.
湾沟林业局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努力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科技创新,逐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科技含量和总体水平,取得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0.
昆明市西山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对滇池水域的保护作用被最早列入“天保”工程区。当前西山区存在林龄结构、树种结构不合理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三废污染严重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实施天保工程中须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分类经营和目标培育 ;②对天然林进行更新和修复 ;③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④做好防火、防病虫和防污染工作 ;⑤其他管护措施 ;⑥技术保障措施 ;⑦监督管理和监测措施。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提出了今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