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37篇
农学   55篇
  25篇
综合类   358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6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4 毫秒
31.
A04034、A04008和苯氧菌酯、嘧菌酯和肟菌酯等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盆栽试验中对黄瓜白粉病均表现出优异的保护和治疗活性。其中A04034表现出尤为卓越的杀菌活性,其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作用EC50、EC90为0.98μg/mL、3.12μg/mL,治疗作用EC50、EC90为1.17μg/mL、5.22μg/mL,其保护活性和治疗活性在5种药剂中均为最佳。田间药效试验中,10?4034悬浮剂用5、10、20g.a.i/hm2的剂量第3次施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82.7%、89.3%、91.7%;25%嘧菌酯乳油(阿米西达)10g.a.i/hm2的防效为84.0%;10?4008悬浮剂用5、10、20g.a.i/hm2第3次施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3.2%、86.4%、86.5%。10?4034和10?4008悬浮剂用10g.a.i/hm2的防效均略高于25%嘧菌酯乳油(阿米西达)10g.a.i/hm2的防效,防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2.
试验一种将内吸性农药稀释后灌注于香蕉叶柄基部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新型精确定量施药技术。结果表明,这种施药技术与常规施药技术相比,防效相当,且对香蕉的生长无不良影响,而农药成本仅为常规防治的18%,农药利用率提高4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百菌清制剂防霉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明亮 《木材工业》1998,12(2):22-23
以杨木、马尾松为试材,百菌清制剂F1及F2防治青霉、黑曲霉霉菌的效果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百菌清制剂F2防治杨木、马尾松试块的青霉、黑曲霉的效果与五氯酚钠相当,甚至较NaPCP好。  相似文献   
34.
选择了5种杀菌剂,将其制成具有缓释性能的颗粒剂,施在辣椒根茎基部防治辣椒疫病。室内接种试验,有4种颗粒剂施药7d后防效100%,21d后防效95%以上。田间试验防效平均在84%以上,连续3年田间应用,防效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35.
为鉴定青海省民和地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var.mongholicus)根腐病病原菌及筛选防治该病害的有效杀菌剂,本研究基于形态学特征、rDNA-ITS,TEF-1α和RPB2序列分析对蒙古黄芪根腐病病原进行鉴定,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引起黄芪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ani)、逗号镰刀菌(F.virguliforme)、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室内药剂试验表明硅唑·咪鲜胺对4种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在0.195~0.588 mg·L-1之间;多菌灵对腐皮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和锐顶镰刀菌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在0.113~0.869 mg·L-1之间;咯菌腈对逗号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和锐顶镰刀菌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在0.153~0.390 mg·L-1之间;甲基硫菌灵、噁霉灵、溴菌腈和石硫合剂对4种镰刀菌的抑制作用较差,EC50在1.018~4.360 mg·L-1之间。试验结果为生产上合理选用杀菌剂防治黄芪根腐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摘要:为了明确红阳猕猴桃褐斑病主要病原菌及适宜的防治药剂,采集贵州省水城区红阳猕猴桃褐斑病的标样,通过组织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形态学观察,分子检测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药剂对该病原菌生长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分离纯化得到的病原菌的形态特[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黔科合服企[2019]4004);贵州科学院青年基金(黔科院J字[2021]21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234) 作者简介:苏文文(1992-),女,河南灵宝人,硕士,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E-mail:275272042@qq.com;*为通讯作者:李苇洁,女,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猕猴桃栽培和育种研究,E-mail:lwj024333@163.com]征与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形态特征相似,将分离菌株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相关菌株的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该菌株与黄瓜多主棒孢霉菌的相似性达到96%以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最低浓度可抑制菌丝生长,其次为40%戊唑醇悬浮剂、80%乙蒜素乳油、30%吡唑嘧菌酯乳油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002 mg/L、 0.0743 mg/L、0.0871 mg/L和0.5025mg/L。红阳猕猴桃褐斑病主要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以上5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红阳猕猴桃褐斑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使用14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进行了室内和田间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扑菌清、叶斑净和宝宁的效果较好,同时对杀菌剂在田间的施用方法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8.
高节竹梢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掌握高节竹梢枯病Arenrinium phaeospermurn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10种杀菌剂进行室内药效测定,选出的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80%402乳剂、40%异稻瘟净、20%粉锈宁等5种杀菌剂对暗孢节菱孢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野外防治试验表明,采用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效果可达88.2%。  相似文献   
39.
柿炭疽菌的室内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在凹玻片上测试10种不同杀菌剂对柿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孢形成的影响,对诱发凹玻片上菌丝孢子产生和在PDA上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认为不同的杀菌剂对不同菌态的炭疽菌药效不同。药剂筛选结果表明百菌清、退菌特、多菌灵3种杀菌剂药效最好,但它们对病原菌的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40.
BACKGROUND: Thiophanate-methyl, a member of the benzimidazole class of fungicides, is used in California to control brown rot of stone fruit caused by Monilinia fructicola (G. Wint.) Honey.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a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quantify the E198A allele of beta-tubulin that confers benzimidazole resistance. RESULTS: Using the real-time PCR assay, the frequency of allele E198A (FEA) in a population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quantities of DNA amplified with the E198A allele-specific primer pair HRF/HRR and the M. fructicola-specific primer pair MfF6/MfR6. The average proportions of highly resistant isolates determin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fungicide sensitivity method were within the range of average FEA values determined with the real-time PCR assay. We also determined the FEAs of M. fructicola populations sampled from 21 stone fruit orchards in California. Only one orchard showed a high FEA over 0.20, seven orchards had values between 0.01 and 0.1, and 13 orchards had values less than 0.01. CONCLUSION: The real-time PCR assay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provides a potentially useful tool to efficiently quantify benzimidazole resistance for large M. fructicola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