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5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林业   45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126篇
  122篇
综合类   991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963篇
畜牧兽医   20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龙淼  李鹏  张燚  朱连勤  刘国文  王哲 《中国饲料》2012,(1):37-39,43
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霉菌毒素也具有高效的脱毒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瘤胃微生物对几种主要的霉菌毒素的脱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给断奶仔猪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采用2种类型的饲料对60头35日龄断奶的仔猪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分为2组,即颗粒饲料组和粉状饲料组,每组三个重复,经3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饲料组仔猪体质量每日增加数、日头均耗料量明显高于粉状饲料组(P〈0.05),且颗粒饲料组的经济效益要高于粉状饲料组,而饲料转化效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颗粒饲料比粉状饲料更适合饲喂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103.
酸化剂作为提高饲料酸度,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的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上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从酸化剂的发展历史、分类、作用机理、应用及发展前景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4.
蛋鸡饲料配方的设计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既关系到养殖安全和产出效益,又要兼顾高成本投入下的利润,I还要适应市场需求,有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5.
山毛豆草粉颗粒料对肉兔的饲用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草粉对肉兔的饲用价值,将60只新西兰青年肉兔分为5组,分别添加0%(对照),10%,20%,30%和40%的山毛豆草粉制成全价颗粒饲料,饲喂90 d后测定各组饲料的营养成分及肉兔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山毛豆营养生长期粗蛋白含量为17.77%,肉兔对山毛豆中粗蛋白的消化率为78.09%,山毛豆的可消化总养分为56.18%.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草粉日增重达到20.80 g·d-1(P<0.01);料重比为4.45∶ 1(P<0.05);屠宰率为57.78%(P<0.01);单位kg增重平均最低饲料成本差异显著(P<0.05).因此,添加20%山毛豆草粉制成全价颗粒饲料可显著提高肉兔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6.
香蕉茎秆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中国香蕉种植情况及香蕉茎秆废弃物状况,阐述国内外香蕉茎秆废弃物在纺织、造纸、饲料、肥料、能源等领域的利用状况及研究进展,结合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香蕉茎秆废弃物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沼气池的建设是农村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广项目之一,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沼液、沼渣的再开发利用是进一步推进该项目所面临的问题。饮水中添加50%的沼液饲喂4周龄AA肉仔鸡进行35d生长试验,效果明显。平均每只鸡增重0.0666±0.0166Kg,比对照组提高7.5%,总耗料量降低2.7%,料重比降低0.34,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成活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2个百分点。屠宰率提高0.85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但胸肌率比对照组提高4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8.
自动配料生产线远程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自动配料生产过程的远程管理及生产现场的无人值守,根据自动配料生产线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自动生产配合饲料的远程管理系统。系统采用S7-200 CPU226实现现场设备的控制。通过自由口协议实现与现场监控计算机的通信。监控程序使用VC++.NET开发,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实现了自动配料系统的网络化远程管理。采用屏幕切分法进行现场监控画面的及时传输,实现现场设备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09.
微生态制剂在肉鸡饲料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1日龄商品代黄羽肉鸡混合苗500只,随机分成五组,设1个对照组及4个试验组,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不同剂量微生态制剂,以探讨其效果。结果显示:“保得”微生态制剂能够取代肉鸡饲粮中的抗生素、抗菌药组基础上添加不同剂量微生态制剂,以探讨其效果,结果显示:“保得”微生态制剂能够取代肉鸡饲粮中的抗生素、抗菌药物类生长促进剂;微生态制剂适宜添加方式为饮水中添加;饮水中“保得”微生态制剂适宜添加量为小鸡150mg/kg、中鸡100mg/kg、大鸡50mg/kg;饲料中“保得”微生态制剂适宜添加量为小鸡600mg/kg、中鸡400mg/kg、大鸡200mg/kg;微生态制剂能有效地改善肉鸡的胴体品质及消除畜产品中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110.
Two methyl anthranilate formulations, ReJex‐iT® TP‐40 and AG‐36, were tested as bird‐repelling agents for animal feed and vegetable sprouts, respectively. Feral pigeons (Columba livia) and house sparrows (Passer domesticus) are important pests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field crops in Israel. In each 4‐day experiment, four birds were held together in an aviary, and were offered four trays or dishes with animal feed or cauliflower sprouts in four corners of the cage. The trays and dishes were transposed daily in a Latin square sequence. Pigeons consumed significantly more untreated feed than treated feed. When no alternative untreated food was offer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pellency. Treatment of animal feed with TP‐40 to give 2.0 ml methyl anthranilate kg?1 or less had no repellent effect on sparrows. Concentrations of 4.0 ml kg?1 or more repelled the sparrows significantly. When no untreated feed was presented, pigeons and sparrows preferred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of methyl anthranilate presented. When AG‐36 was tested on vegetable sprouts, the sparrows tended significantly to avoi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used—14.5 ml methyl anthranilate litre?1 spray. The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irds indicate that the efficacy of methyl anthranilate formulations as a repellent has to be specified for every species. This study did not determine (1)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habituation, (2) the behaviour of bird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in the field, or (3) the influence of the feeding behaviour of a sympatric bird species on the repellency of methyl anthranilate to other species. © 200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