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6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20篇
  32篇
综合类   117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1536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调查分析了棉花药害的症状和产生原因 ,提出了药害预防及补救措施 ,对保证棉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n Australian pig herds the accuracy of French protocols for risk factor assessment.
Procedure Data on health indicators and risk factors were collected for three syndromes, 'pre-weaning diarrhoea', 'post-weaning diarrhoea' and 'respiratory problems', using the French protocols. The protocols were used on 118 occasions in 32 Western Australian pig herds during 3 years (1988 to 1991).
Results There was a wide variation in pre-weaning performance, for example growth rate was 107 to 273 g/day (< 200 g/day in 33% of herds). Respiratory lesions at weaning were associated with poor pre-weaning performance. Post-weaning (21 days after weaning) growth rate was 114 to 408 g/day (< 250 g/day in 54% of herds). In the grower herds, 91% of herds had pneumonia, and growth rate was 439 to 625 g/day (< 550 g/day in 54% of herds). Pleurisy as well as pneumonia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growth rate. The risk factor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health status was air volume per pig.
Conclusion Risk factors were most accurate at predicting the health status in post-weaning problems. A weaning weight of at least 7.9 kg and weaning age of 30 days optimised weaner performance. Stocking densities and shed designs providing at least 3 m3 air volume and 0.6 m2 floor space per pig throughout the growing phase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an improved respiratory health status. Australian pig sheds often do not provide a satisfactory environment for optimum health. The technique of risk factor assessment as an aid to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 in pig herds is applicable in Australia, but further research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most important Australian risk factors.  相似文献   
103.
广东省中草药种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地处岭南生物资源丰富,盛产南药,道地药材种类繁多,是我国主要的中药材种植、生产、 加工和交易集散地,但是与传统农业相比,中草药种植水平相对落后。中草药种植是中药农业的基础,在生产上, 中药材的育种、植保和栽培不受重视,药农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导致种植效益低下。中药农业是产业结构调 整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广东省对中药农业的发展日益重视。对广东省在中药农业领域中的资源收集 评鉴、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等种植环节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广东省中药农业健康和 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4.
试验研究奶牛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小鼠机体耐力的影响。试验分A、B、C、D4个处理,每个处理20只小鼠,分别喂以不同添加剂浓度的饲料21d[A组:0.5g/(10g体重)、B组:0.25g/(10g体重)、C组:0.13g/(10g体重)、D组0g/(10g体重)],每日光暗节律各12h,自由摄食与饮水。试验结果表明,A、B组体重增加显著高于C、D组(P<0.01),A、B、C组小鼠死亡数显著少于D组(P<0.05),受热90min后,A、B、C组小鼠肛温比D组分别低0.3℃、0.3℃、0.5℃(P<0.05),说明该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提高小鼠热耐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三聚氰胺对小鼠肾脏的影响及中药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小鼠灌喂三聚氰胺后,经肾功能生化检测、肾脏剖检等手段了解三聚氰胺对小鼠肾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灌喂后9,4h~48h内小鼠表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不食等症状;生化检测显示,尿氮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E)明显升高;剖检发现,肾脏表面有淤血斑,输尿管及肾小管内有细沙状结石。在发病后,立即给小鼠灌喂中药,48h之后,小鼠精神好转,生化检测显示小鼠病情有好转,剖检可见结石基本排出。  相似文献   
106.
将淀粉含量丰富的农产品中药材,经过粉碎、水浸泡透、碱反应、酸中和、酒精沉淀、脱水和干燥等工艺,可生产出冷水溶性保健食品,应用于口服液保健品等产品。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3种不同加工处理后的大黄(Pheum officinale B.)、黄连(Coptis chinensis F.)、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五倍子(Rhus chinensis M.)、连翘(Forsyrhia suspense V.)、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等6种中草药对16株鳗鲡致病菌的MIC和MBC.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通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其抑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6种中草药通过两种粉碎方法处理后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水煎煮法,而且药物粉碎颗粒的大小与药物抑菌效果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宁夏以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全链条监管、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体系建立、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减抗替抗产品推广应用、示范点带动等重点工作为切入点,强化质量保障,重视创新驱动,构建“政府+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促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形成了一套“监管到位、技术保障、企业尽责、用药减量”的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技术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 研究旨在通过试验观察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以其为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参考。方法 将60 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随机分成5 组,每组12 头,复方中草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子宫灌注150 mL/头、100 mL/头和50 mL/头)、土霉素组(子宫灌注50 mL/头)和对照组。结果 复方中草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和83.33%,均高于土霉素组的总有效率66.67%;土霉素组在治疗结束后的平均发情天数缩短了14 d,所有复方中草药组的发情天数也缩短了11~19 d;3 个情期内土霉素组受胎率为50.00%,复方中草药组受胎率介于41.67%~66.67%之间。结论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土霉素,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