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90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21篇
  112篇
综合类   990篇
农作物   88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61.
为了快速、方便地进行茶树病虫害信息的采集与实时求助,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该文基于An?droid平台的茶树病虫害信息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功能及关键实现技术。重点围绕虫害信息浏览、虫害信息采集2个方面,分别就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点(经度纬度获取及分布图生成、照相功能、文件上传功能等)进行阐述,以期实现茶树病虫害实时求助、快速诊断和信息检索。  相似文献   
62.
[目的]筛选出对茶云纹叶枯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拮抗放线菌。[方法]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对茶云纹叶枯病的拮抗放线菌进行了筛选,并对其中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从33株供试拮抗真菌中筛选获得抑菌率明显(大于50%)的放线菌2株,分别为F6和F10;经鉴定F6和F10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结论]为茶云纹叶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3.
根据宣城地区1981~2010年茶叶产量与气象、土壤和地形因子的相关分析,结合宣城全市区域站2012~2013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筛选出茶叶区划指标为6个气象因子(≥10℃有效积温、3~4月份降水量、3~4月份平均气温、夏季低云量、冬季总云量和干燥度)、3个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及坡度、坡向)和2个土壤因子(土壤质地和土壤pH),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宣城地区茶叶综合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将宣城地区茶产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宣城地区茶树最适宜区面积61.7 km2,约占宣城地域面积的0.5%,主要集中海拔高度在193~401 m的山区;茶树适宜区面积6 694.7 km2,约占宣城地域面积的54.2%;茶树一般适宜区面积5 593.4 km2,约占宣城地域面积的45.3%。  相似文献   
64.
贵州不同栽培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娟  潘科  沈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60-9561,9581
以贵州栽培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黔湄601、黔湄502、黔湄809、黔湄419、湄潭苔茶的一芽一叶茶青为原料,分别制成蒸青样和红茶样,采用理化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的方法分析茶样生化成分及感官质量.试验结果表明,酚氨比最大的为黔湄419茶树品种;叶绿素a/叶绿素b值最大的是黔湄419茶树品种;茶红素/茶黄素值最大的是黔湄809茶树品种.6个茶树品种的红茶样感官审评结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65.
不同施肥模式对黄金桂春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安溪县黄金桂茶园设置氮磷钾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分别使春茶茶青增产15.4%、6.1%和9.3%,经济效益提高12.8%、5.0%和8.1%。最佳施肥模式为每667 m2施N 20 kg、P2O57 kg和K2O 7 kg,三要素比例为1∶0.35∶0.35。  相似文献   
66.
对永春县418个茶园耕层土样的调查表明,土壤pH <4.5的酸化型茶园是永春县中低产茶园的主要类型.酸化的成因主要有土壤因素、茶树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等;通过生态茶园建设、化学改良、增施有机肥和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改良酸化茶园.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茶树冻害产生的原因,提出冻害发生的预防措施及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8.
以微波预处理水浸取茶籽油后的茶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乙醇法,通过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研究皂素的提取并获得了最佳工艺,为微波预处理水浸取茶籽油技术应用延伸提供理论依据,提升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不同间作模式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樟-茶、野花椒-茶、沉香-茶3种间作模式下茶树主要病虫害及天敌在春茶、秋茶2个生育期的发生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园中间作香樟、野花椒、沉香对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天敌的影响不一致。香樟间作茶园茶轮斑病和茶赤星病的发病率较对照茶园低,但有增加茶小绿叶蝉的趋势;野花椒间作茶园茶饼病的发病率、茶小绿叶蝉虫害均较对照茶园低;沉香间作茶园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的数量较对照茶园减少,茶轮斑病和茶煤病发病率也较对照茶园降低。  相似文献   
70.
普洱茶发酵阶段色泽的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普洱茶不同发酵阶段色泽变化及其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研究了恒温恒湿与恒温非恒湿条件下,接种外源优势菌(酿酒酵母)与未接种外源优势菌的云南普洱茶在不同发酵阶段的感官品质、汤色的定量分析及茶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明度指数L及明度指数差ΔL与感官指标汤色的评分呈正相关;色品指数a、b及色差值Δa、Δb与汤色感官评分、滋味评分和品质总评分均呈正相关;不同发酵阶段样的ΔL、Δb的值逐渐减小,而Δa的值逐渐增大,这与其茶红素和茶黄素的值逐渐减小和茶褐素的值不断增大是一致的。普洱茶发酵阶段色泽的量化分析可作为普洱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在自动化恒温恒湿条件下发酵普洱茶,有利于实现普洱茶清洁化加工和提高普洱茶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