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林业   408篇
农学   184篇
基础科学   374篇
  333篇
综合类   1087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618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杨树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孙翠玲  佟超然 《林业科学》1997,33(6):488-497
对北京大兴县林场和河南省民权国营林场2块试验林,面积分别为1.86hm ̄2和3.2hm ̄2,连续四年(1992-1995)进行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研究杨树不同混交模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及其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杨树混交可以提高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5种处理间存在差异(P=79%)。(2)不同混交处理,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P=87%),其中转化酶、磷酸酶在A、C处理中增长较明显;5种酶活性之间差异极显著(P>99%)。(3)杨树混交林的土壤营养元素、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林地生产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2.
杨梅岭林场混交林调查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霞浦县杨梅岭林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柳杉混交林初期生长的实地调查表明,10年生杉木、柳杉混交林的单位蓄积量比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大72.2%,比杉木纯林大2.4倍,为较为成功的混交方式。  相似文献   
103.
柴一新  刁绍起 《林业研究》1995,6(3):109-113
Dahurianlarch(Larixgmelinii)isamaintreesPeciesinartificialstandsandManchuriaash(Fnainusma:dehurica)isavaluabIehardwoodsPeciesinti1eforestareaofnortheastChina.SomestUdiesrevealedthatthemixedstandbythetwospecieshadpositivemixedeffectSandnutritionrelationshipwasoneofthemaincausesforthepositiveeffects.lnsomeresearches,itwasfoundthatinline-belttwoflarch-ashmixedstand,theconcentra-tionofavailablephosphorusofsoilinlarchbeltwas2ntimesoftl1atinashbelt.Itisdeducedthatinsuchmixedstandtheashcanabsorbmo…  相似文献   
104.
提高浑善达克沙地飞播治沙造林成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实施以来,飞播治沙造林种草作为治理浑善达克沙地的一项主要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根据近年来浑善达克沙地飞播治沙造林情况,就飞播治沙造林中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提高浑善达克沙地的飞播成效、加快该地区沙地治理速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在兰州新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8种土壤改良剂对多年生黑麦草草坪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土壤改良剂都提高了草坪叶绿素含量,其中,7种处理(除硫磺粉处理)都增大了草坪草的密度、高度、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6种处理(除硫磺粉、硫磺粉+磷矿粉处理)都增大了叶宽和盖度,"肥帝溉"处理均为最大处理(P0.05),其相应草坪质量指标最大值分别为,叶绿素含量为3.1 mg/g,密度为2.0株/cm~2,叶宽为1.8 mm,盖度为95.3%,高度为10.9cm,地下生物量为709.3 g/m~2,地上生物量为638.6g/m~2;延长草坪绿期方面,"美魅"+过磷酸钙处理为186 d,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8个处理和对照(CK)的草坪质量综合评价高低顺序为,"肥帝溉"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康地宝"盐碱土壤改良剂"美魅"土壤改良剂+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石膏粉过磷酸钙硫磺粉+磷矿粉"甘云翼"对照硫磺粉。  相似文献   
106.
以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的优异(Merit)、新哥来德(Nu Glade)、肯塔基(K.B.G)3个品种和紫羊茅(Festuca rubra)的两个品种宝瑞(Boreal)、梦神(rubra),共5个品种草坪草为研究对象,在人工遮阴控制下,对其成坪期耐阴性进行了比较。试验设置的遮阴处理分别是遮阴度22%、45%、66%、83%,以不遮阴的全光照为对照(CK)。结果表明,成坪期,随着遮阴度的提高,株高先增加后降低,各品种株高值达到最高时的遮阴度有差异,草地早熟禾在遮阴度为83%时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宝瑞在遮阴度为22%时根长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其他品种随着遮阴度的提高根长变短;遮阴使各品种的比叶重降低;遮阴度45%以上时,叶宽都显著小于对照(P0.05);随着遮阴度提高草地早熟禾枝条干重下降,紫羊茅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07.
方志伟 《林业科学》2001,37(Z1):154-157
In this paper,the root system and their associated effect of mixe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Sassafras tsumu at eight-year-old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ssafras tsumu might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root system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growth due to the single root weigh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mixe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Sassafras tsumu was evidently more than tha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pure forest,an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mixed effects in mixe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Sassafra tsumu in different slope situation,which meant that the associated effect was better in higher slope situation than in lower slope situation,and which reflected in the effect of Sassafra tsumu to the height and D.B.H.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associated effec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roots system.  相似文献   
108.
从苗木培育(包括播种育苗、根扦插法育苗和嫁接育苗)及丰产林(包括皮用丰产林和叶用丰产林)的营造、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叙述了杜仲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9.
在安康降水量和温度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模型法,分析安康日照时数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的关系及时域动态,并通过与降水量和温度研究结果对比分析,探讨林地水热条件对飞播油松成苗效果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成苗效果与年日照时数和年均温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与12月日照和均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12月降水量负相关极显著;与3月降水量正相关极显著;与4月日照和均温正相关极显著;与5月日照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6月降水量负相关极显著;与7月日照负相关显著;与9月和11月日照正相关极显著,与10月日照正相关显著;与秋季月均温正相关极显著,与月降水量负相关极显著。9月和7月日照是影响成苗效果的主要日照因子,4月、11月、3月和5月均温对成苗效果作用较大,12月、2月和11月降水量是影响成苗效果和对照有苗样方频度的主要降水指标,12月、4月、11月、8月、1月和2月降水量与多效抗旱驱鼠剂(RPA)有苗样方频度依次相关。在安康林地水热条件下,RPA成苗效果模型值大于对照,证明使用RPA拌种可以有效提高飞播造林油松成苗量和有苗样方频度。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究辣椒单株结果数的遗传机制,以单株结果数差异较大的辣椒材料XHB(P1)和B14-01(P2)为亲本,构建四世代遗传家系即P1、P2、F1、F2。运用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辣椒单株结果数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辣椒单株结果数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2MG-ADI)。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dadb分别为-16.33、-13.05,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值hahb分别为-10.02、-2.51。 2对主基因间的加性×显性(jab)互作效应和显性×加性(jba)互作效应的效应值分别为8.69和12.93,加 性×加性上位性(i)互作效应值为6.86,显性×显性(l)的互作效应值为7.23,主基因间的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加性×显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68.10%,环境引起的变异占比31.9%,表明环境对辣椒结果数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关研究结果为不同单株结果数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及相关基因的定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