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225篇
基础科学   89篇
  274篇
综合类   1093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578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草莓在采收和贮运中易受损伤和病原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影响其商品价值。为研究南五味子木脂素复合涂膜液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南五味子为材料,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其木脂素。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南五味子木脂素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效果从强到弱为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考察南五味子木脂素、叶绿素铜钠、魔芋葡甘聚糖、氯化钙4个组分对草莓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南五味子木脂素复合涂膜液的最优配方为0.32%木脂素+0.0021%叶绿素铜钠+0.27%魔芋葡甘聚糖+1.0%氯化钙,将制备的复合涂膜液应用于草莓贮藏实验,使用复合涂膜液的草莓的失重率下降73.8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67.55%,Vc含量提高21.80%,与对照组相比保鲜效果显著提高,可以作为草莓保鲜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为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生长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以龙井43茶树为供试品种,根据施肥方式不同设置T1(不施肥处理)、T2(控释肥处理)、T3(碳基肥处理)、T4(脲甲醛处理)、T5(茶树专用肥处理)、T6(习惯施肥处理)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的茶叶产量、茶叶养分元素含量、茶园土壤肥力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均可提高茶叶产量及茶梢百芽重。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复合肥可明显提高茶叶产量,其中以茶树专用肥处理增产效果最稳定。增加复合肥可以促进茶芽更早萌发,与不施肥相比可提早1周开采,但不同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可明显提高茶叶中N含量,但不同复合肥处理C含量差异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均显著提高了茶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碳基肥复合肥在阻止肥料淋溶损失方面表现较好,其次是茶树专用肥与尿甲醛复合肥,均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施用复合肥料均可提升茶叶的产量与品质,其中以茶树专用肥效果最佳,且经济效益及养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复合肥的过量施用易导致养分淋溶损失。通过分析不同肥料对茶树生长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旨在为茶园肥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茶园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3.
【目的】调查和鉴定海南省辣椒和樱桃番茄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病毒种类,明确病毒病发生为害程度及毒源种类。【方法】2018—2019年,通过5点取样法对海南省10个市县的辣椒和樱桃番茄进行病毒症状类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统计。采集辣椒和樱桃番茄主产区病毒病样本593份,通过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和黄瓜绿斑驳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5种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辣椒病毒病主要症状是斑驳花叶和矮缩丛枝,发病率在0~75%之间,病情指数在0~25.67之间。樱桃番茄主要症状是皱缩卷曲和斑驳花叶,发病率在7%~98%之间,病情指数在1.67~37.33之间。辣椒病毒总体检出率为37.5%,复合侵染率为2.08%,樱桃番茄病毒总体检出率为20.33%,复合侵染率为0.98%。【结论】病毒病在辣椒和樱桃番茄上普遍发生,研究结果明确了辣椒和樱桃番茄田间发病状况,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CMV和TMV仍是检测的5种病毒中的优势毒源,存在4种类型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94.
草鱼种对配合饵料中钙磷的需要量及适宜钙磷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志忠 《水产学报》2002,26(2):127-132
研究了草鱼种对饵料中钙磷的需要量及适宜钙磷比。试验结果以增重率和饵料转换率两项生物学指标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草鱼对饵料中钙的需要量为0.473%~0.788%,磷的需要量为1.419%~1.577%,钙磷的总需要量在2.100%~2.700%范围内,适宜钙磷比则随着钙磷含量的高低同异而变化,即在钙磷含量较低而总量不同时为1:3,钙磷含量而总量相同时为1:2。当钙磷比中的磷小于2时,钙磷总量高则可减轻因钙磷不平衡对草鱼生长所产生的抑制作用,钙磷比不等于1:2(或1:3)时,钙磷总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鱼的生长、且饵料转换率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5.
选择新疆第八师某团已确诊为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20头,观察宫炎净注射液治疗前后的部分血液学指标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和未治疗组进行比较,考察宫炎净注射液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口服和腹腔注射宫炎净注射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考察宫炎净注射液的临床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使用宫炎净注射液治疗后,奶牛血液中的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和淋巴细胞数量均有所上升,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有所下降;2个疗程后,中药治疗组奶牛的部分血液学指标均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毒性试验显示,用药后小白鼠临床表现和剖检均无异常情况。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宫炙净注射液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96.
以鲫为对象进行投饲试验,研究复合氨基酸、小肽及几种中草药对鲫在摄食方面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0.1%复合氨基酸组和0.5%木香组的鱼明显集中抢食,15d的摄食率结果为0.1%复合氨基酸组和0.5%木香组的鱼体活力明显强于其他组,即0.1%复合氨基酸和0.5%木香组的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SGR)明显高于其他组。饲料中添加0.5%木香组比对照组增重率高18.9%,比0.1%复合氨基酸组高6.3%,表现出明显的增重作用;而0.5%动物肽纽增重可能由于添加量的不足而没体现出增重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期复眼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维佳 《水产学报》2001,25(2):103-106
用电镜研究了中华绒螯蟹状幼体复眼的结构,结果显示出从状幼体Ⅰ期到状幼体V期复眼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其表面积从Ⅰ的15400μm2增加到V的0.4mm2,组成复眼的小眼由泡状突起发育成扁平六角形.小眼的折光部分的角膜、成角膜细胞、晶锥等均有一个发育成熟的过程.感光部分从Ⅱ起组成小眼的8个小网膜细胞分化成远端的1个细胞和近端7个细胞二部分,小眼的感杆束直径随幼体发育从3.6μm增加到5.2μm,同时组成的微纤毛数量增多.状幼体复眼结构中的一个特征是具有较多的高尔基体,随着幼体的发育小网膜细胞中的胞器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在V时小眼的结构基本上表现出与成体类似的光适应特征.从复眼的超微结构上看,1状幼体复眼的感光功能是逐渐完善的.  相似文献   
98.
养殖池塘污染底泥生物修复的室内比较实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模拟生态条件下,运用投放复合微生物、微生物合酶菌液、添加营养促生剂、水底界面曝气等不同方法对养殖池塘污染底泥进行生物-生态修复;检测底泥及上覆水在不同生物修复技术作用下溶氧、氨氮、硝态氮、CODcr、TOC、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异养细菌数量和反硫化细菌数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据此评价不同修复技术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生物生态方法均对污染底泥产生了一定的修复作用,其中以VB997底泥营养促生剂组的综合修复效果最为理想,在为期60 d的实验中,底表水CODcr消除率达70.00%,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从12.00 kg/(kg.h)提高至45.60 kg/(kg.h),底泥表面形成1.80~2.20 cm灰白色氧化层。曝气组溶氧充足,底层DO一直保持在7.00mg/L以上,底表水CODcr消除率达69.25%,G值从14.30 kg/(kg.h)升高到34.20 kg/(kg.h)。实验同时表明,几种生物制剂和营养促生剂的添加能导致上覆水硝态氮和氨态氮含量的升高,促进浮游藻类的阶段性滋生。[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140-145]  相似文献   
99.
高侠  边连全  郭伟 《畜禽业》2006,(19):22-24
本试验探讨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60头生长育肥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组,每组5头猪。研究表明:第Ⅳ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下降,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第四组的料重比高于其它3组,并且与第一组、第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之间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的适宜添加量为5% ̄10%。  相似文献   
100.
选取平均体重为4.05 g的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鱼种1080尾,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置1个1.6 m×1.2 m×1.4 m的养殖池饲养。采用3×3析因试验,研究赤眼鳟鱼种对配合饲料中钙磷的需要量及适宜钙磷比。钙和磷各分别设3个水平:0.6%、1.2%和1.8%,共配制9种试验饲料喂养45 d。结果表明:饲料中钙、磷的交互作用对赤眼鳟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钙、磷的交互作用对饲料系数和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钙水平对赤眼鳟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磷水平对赤眼鳟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赤眼鳟对钙、磷的需要量分别为0.6%~1.8%、1.2%~1.8%,而适合赤眼鳟生长的钙磷比为1∶1~1∶3。试验各组赤眼鳟肌肉的钙、磷含量及钙磷比以及脊椎骨的钙磷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饲料中钙水平对赤眼鳟脊椎骨中钙、磷含量影响显著(P<0.05),骨中钙、磷含量均随饲料中钙水平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