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135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37篇
  110篇
综合类   518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白玲  李铭芳  吴东平  汪小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83-10684,10711
针对农业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绿色化学为主线,进行了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绿色化的改革探索。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干旱、湿涝、高温、低温、盐渍等环境条件严重限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作物其产量。通过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以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重回归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层次分析、多维空间坐标分析等方法为手段可筛选抗性强的品种,确定农作物抗逆鉴定的最佳时期及鉴定指标。目前多变量统计分析在农作物逆境抗性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现已成为农作物抗逆鉴定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在北京通州区的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黄瓜产量、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及土壤水溶液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60 kg/hm2时,达到作物最高产量,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从而确定该施肥量为最佳氮肥投入量;通过对不同施肥量条件下土壤NO3-N累积量的研究,将该研究区土壤对氮肥环境容量确定为N一年260 kg/hm2;通过测定作物收获后0~9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能够有效反映对当茬作物的施肥量水平;土壤0~90 cm水溶液N03-N浓度随着氮肥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作物收获后0~90 cm土壤水溶液中NO3-N含量与其土壤N03-N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0~90 cm土壤水溶液硝态氮含量的测定,能有效反映不同施肥水平对地下水的污染潜力.  相似文献   
994.
城市公园生态设计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界定生态设计概念的基础上,从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恢复性设计、多元化发展5个方面总结了生态设计的理论研究。针对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目前建设中突显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不同天气下的温室环境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杨永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45-10246
[目的]为合理调控温室内的环境因子和指导温室内的作物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外的温度、光照强度。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地温的变化规律和同一天气条件下不同土壤深度的地温变化。[结果]在多云天。出现晴天时日光温室内外的光照强度和气温均增加;出现多云时日光温室内外的光照强度均下降且气温上升缓慢乃至下降。雨天日光温室内外的光照强度都很低。白天日光温室内外的平均光照强度分别为60、150lx,最高分别达142、307lx。雪天,白天日光温室内外的平均光照强度比雨天高,分别达150、200lx。室内温度的最大降幅为5.40℃,室外温度的最大降幅为10.46℃。晴天日光温室内地温的变化幅度最大。在同一天气条件下,不同土壤深度的地温变化幅度为:5cm〉10cm〉15cm〉20cm。[结论]温室环境的日变化主要取决于前一天的天气和保温情况。  相似文献   
996.
基于门槛理论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出影响该区生态环境规划的有利因素为水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优势生态产业得以发展,以及门槛限制(不利因素)为生态过程不连续、生态环境的破坏、农药化肥的使用、城镇化水平低;提出了保障生态安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价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7.
对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内容、方法、过程等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当前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运行方面的问题,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黄海平 《广东园林》2008,30(4):74-76
以广州雅筑苑环境规划为例,探讨了环境感知与景观设计元素间关系。  相似文献   
999.
The effect of genotype,location and season on cassava starch extra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hen cassava is harvested too early, it often leads to reduction in yield, while delayed harvest leads to development of woody and fibrous tuberous roots, and reduction in starch content. The optimum harvest time is not know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genotype, location and season on starch extraction in order to find an optimum harvest regime for cassava, and to find the best parameter for monitoring starch levels in cassava tuberous roots. Results showed that genotypic effect was large for starch weight, starch extraction rate on fresh weight basis, and root dry matter content. This suggested that high starch weights could be realised by selection of suitable varieties for starch extraction. It was found that cassava harvesting and starch extractions should be done between October and November since the highest starch extraction rates were achieved during that period, and drying of the extracted starch using the open air method was fast and convenient.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at starch levels can efficiently be monitored using starch extraction rate on fresh root weight basis. Starch content on fresh root basis and root dry matter content can also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time to harvest cassava for starch extraction but were inferior to starch extraction on fresh root weight basis.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环境下杂交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稻三系材料组配的5×5不完全双列杂交亲本及F2、F3种子为试材, 应用包括胚乳效应、细胞质效应、母体效应的三倍体种子性状遗传模型, 对不同年份、不同穗位两种环境设计下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环境下, 直链淀粉含量的方差组成均以基因型方差为主。遗传主效应方差以胚乳加性方差为主。以穗位作为环境因子时, 能检测到显著的细胞质方差, 互作方差以直接显性×环境互作方差为主, 其次是细胞质×环境互作方差, 但对互作效应值的遗传预测表明, 绝大部分品种所有粒位均以细胞质×环境的互作效应值最大, 且细胞质×环境互作使不育系强、中势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弱势粒直链淀粉含量提高, 恢复系则相反, 强、中势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提高, 弱势粒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以年份作为环境因子时, 细胞质方差不显著, 互作方差以母体显性×环境互作方差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