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9篇
  78篇
综合类   495篇
农作物   188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The influence of sex ratio, stocking density and age of hybri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X O. aureus) brood fish on seed production in concrete tanks were evaluated in 1992 and 1993. A sex ratio of 1:2 and 1:3 (male: female) and a density of 2 fish m-2 gave the best result with respect to number of seed female-1 day-1 and number of seed kg-1-1 female day-1. Maximum seed production female-1 day-1 was recorded for 3-year-old females and the minimum for 1-year-olds, but in terms of seed kg-1 female day-1 and seed m-2 day-1, 1-year-olds produced the maximum number of seed followed by 2-, 3- and 4-year-old females. Seasonal pattern in seed production was apparently influenced by season and temperature. From the first harvest on 21 April 1993 the production increased gradually, reaching a peak during the third harvest and a second peak during the sixth harvest. Thereafter seed production gradually decreased, reaching a minimum during the tenth harvest on 27 October 1993. No seed were found during the last harvest of 18 November 1993. Maximum production coincided with the highest water temperature of around 28°C.  相似文献   
32.
利用S1家系密植鉴定改良方法对中综6群、瑞德群、黄改群、先玉335群进行1~2轮改良,获得9份群体。以9份群体为父本,自交系丹598、郑58、吉853为测验种,配制27份杂交组合,进行产量配合力比较试验,从单株产量、穗部性状和配合力角度分析群体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群体单株平均产量均有增加,穗部性状向有利于高产的方向发展。中综6群经过两轮改良后,一般配合力效应从C0的-4.44增加到C2的3.84;瑞德群经过一轮改良后一般配合力效应从C0的-1.44增加到C1的2.9;黄改群从C0的-2.83增加到C1的1.93,一般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排前两位的杂交组合为郑58×黄改群、丹598×瑞德群。  相似文献   
33.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夏玉米子粒灌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倩  宋希云  姜雯 《玉米科学》2014,22(3):91-97
以郑单958为材料,在67 500株/hm2和82 500株/hm2两个种植密度水平下,以常规等行距种植方式为对照,设置3种不同缩行宽带种植方式(3行一带、4行一带、5行一带),进行连续两年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缩行宽带种植方式增产显著,其中,3行一带种植方式高密度水平下产量最高。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缩行宽带各种植方式中,高密度下灌浆时间持续期均值较对照等行距方式增加1.2~10.2 d。无论是高密度还是中等密度条件下,3行一带种植方式平均灌浆速率(R)、最大灌浆速率(Rmax)、最终百粒重及渐增期灌浆速率(R1)均较高。因此,3行一带缩行宽带种植方式子粒灌浆特性较优。  相似文献   
34.
余凤  赵春子  朱卫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91-9893,9999
结合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延边分局1956~2010年径流数据和最新水文站网资料,对现有各类水文站网的分布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延边州在开山屯站和河东站、河东站和圈河站之间应补充相应的大河控制站,在空白区域内补充区域代表站,结合水资源分区特征增设雨量站,并依托现有水文站增加蒸发观测项目,由此满足流域内的防洪抗旱、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以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缓控释肥对其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鲁05H9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生育进程稳定,施缓控释肥四桃比例更为合理,伏桃和早秋桃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密度增大,总产量提高,群体铃数也增加,但单株铃数和平均铃重降低,密度对单株铃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缓控释肥可以提高平均铃重,同时影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密度和施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在产量最高的4.2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每公顷可以增收472元。因此,综合经济及环保效益,鲁05H9在黄河流域棉区可以结合较高密度和缓控释肥方式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以糜子生产上正常行距33cm,留苗密度7万株/667m2为对照,研究糜子在不同宽行距处理下,667m2保苗3万株的稀播密度,是否能提高其产量的繁殖系数,试图找出一种较好的宽行距处理,从而在糜子的实际生产应用中以取代常规的窄行距,高密度种植,并且在糜子生产中得以大面的推广.  相似文献   
37.
不同密度的羊草种群结构及其光照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杜占池  杨宗贵 《草地学报》1999,7(3):236-244
本文报道了耕翻后自然更新的羊草种群不同密度条件下垂直结构及其光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均以种群中部最大,向上或向下皆逐渐减小。在三种密度中,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株高,茎高和叶片含水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升高。比叶重和单株绿叶数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8.
垄作模式下冬小麦边际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边行和内行设置了不同密度水平,研究了垄作模式下小麦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垄作模式下小麦的边行优势较为突出,边行较内行增产较多,最优群体产量较常规方式增产,内行小麦在大群体下产量显著下降。试验范围内T5处理的群体结构最为合理,个体和群体生产力得以协调发展,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9.
应用NIR及主成分回归预测落叶松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近红外光谱主成分回归法对落叶松样品密度进行研究,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为0.86,校正集标准误差(SEC)为0.01,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为0.89,预测集标准误差(SEP)为0.02,对未参与建模的12个未知样品进行密度预测,相关系数达0.95。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落叶松样品密度进行预测,这为快速检测落叶松木材材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采用地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建立了长白金面瓜的高产优化数学模型,同时解析了各因素对产时的影响效应,提出优化农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