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本文阐明了对晋南牛实施经济杂交的目的意义,详细讨论了实施经济杂交的方法与步骤,对杂交的效果进行了预测,另外对经济杂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证措施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川南常羽乌骨鸡三种羽色系的纯繁、杂交以及与三个浅肤品种的杂交,初步揭示了川南常羽乌骨鸡肤色的遗传现象。结果表明,所用乌骨鸡的肤色主要受遗传控制,存在杂合类型,黑羽系和麻羽系的肤色遗传较为稳定。乌肤性状终生不变,且与趾色、肉骨及内膜色高度相关。乌肤公鸡与不同浅肤母鸡的杂交后代可表现出较高的不同的乌肤比例,表明适当引入浅肤血缘尚可保持乌骨鸡的乌色性状。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简要介绍了从澳大利业引进的南德温良种肉牛的特性,以及在广东徐闻、辽宁台安等地用南德温牛进行杂交改良黄牛的情况,从取得的数据看出,效果非常显著,深受当地农民、养牛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4.
青海枸杞杂交育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杂交试验,确立了同地和异地花粉采集最佳方式和枸杞杂交最佳授粉期;并以丰产性和地方特色性以及提高抗性为杂交育种目标,通过9组杂交组合,制取枸杞F1代种子9份,共2031粒,并已获得F1代植株1546株,其中8株植株性状有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以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绵羊杂交实验为例,目的是评估肉畜杂交体系的经济效益。根据已估测的遗传参数和统计的经济管理参数,用Fortron77编制的程序评估了48种不同的杂交组合和体系,其中大部分组合是根据实验中遗传、经济等参数预测的。本文选择了前10种最佳组合。从结果中可以推论,杂交系统的经济效益不仅仅取决于子代的生产性能而且还决定于亲代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6.
本试验选用四倍体湖桑197号(2n=56)为母本,二倍体的桐乡青(2n=20)和新一之濑(2n=28)二个桑品种的混合花粉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成了三倍体桑(2n=3x=42)二个单株,经体细胞染色体镜检,染色体数为42,形态上观察,花而不实,高度不孕,显示出典型的三倍体桑特征。这二个单株暂定名为杭临桑1号和杭临桑2号。  相似文献   
107.
德国黄牛、利木赞牛杂交组合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德国黄牛、利木赞牛为父本,以临夏县当地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牛、秦川牛为母本,在农户全舍饲条件下,分四组进行组合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从初生到12月龄试验牛的体重和体高、胸围、体斜长平均数表现出德西组>德秦组>利西组>利秦组,德国黄牛杂交改良效果好于利木赞牛,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牛的肉用性能显著高于秦川牛。  相似文献   
108.
世界西门塔尔牛育种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门塔尔牛具有产肉性能好、产奶量高的兼用型特点,深受世界各国育种学者和养殖者喜爱,现已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乳、肉、役兼用品种之一。本文结合现代育种理念和新型育种手段对西门塔尔牛在世界各国的育种进展,以及在中国的应用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9.
杂种优势利用是加快肉兔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在肉兔育种中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对杂种优势产生的相关遗传机理认识不足。亲本间的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关系密切。概述了杂种优势的相关遗传机理和部分肉兔杂种优势的测定结果,为合理利用杂种优势进行肉兔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辽宁省粳稻杂交育成品种亲本演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1974年~2005年辽宁省审定的杂交育成品种为分析材料,通过对品种系谱的追溯并结合育成品种亲本类型及杂交类型的分析,探讨了辽宁省粳稻杂交育成品种亲本应用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演变品种亲本利用得到拓宽,品种遗传基础得到丰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性得到加强。不断引入新种质对原始亲本加以改良,综合利用亚种间杂交、地理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生态区品种的融合,应用多种杂交方式实现水稻性状的改良与提高,是辽宁水稻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