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4篇
  免费   719篇
  国内免费   713篇
林业   1442篇
农学   717篇
基础科学   171篇
  667篇
综合类   5813篇
农作物   227篇
水产渔业   441篇
畜牧兽医   1945篇
园艺   1035篇
植物保护   25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911篇
  2011年   911篇
  2010年   667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马铃薯交联淀粉醋酸酯的制备工艺及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铃薯原淀粉在水相体系、碱性条件下与醋酸酐作用,生成马铃薯淀粉醋酸酯,然后与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得到马铃薯交联淀粉醋酸酯。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和交联剂用量等条件,得出制取马铃薯交联淀粉醋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35℃,pH值11,反应时间2 h,交联剂用量2%。所制取的马铃薯交联淀粉醋酸酯较原淀粉在糊液黏度的稳定性、抗老化性、抗分离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2.
USLE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美国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水蚀模型。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在引进、消化、应用USLE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统一了方程中R、K、S、L、C、P的算法 ,将六大因子的计算完全基于GIS和RS ,提高了监测预报的精度和速度 ,已成功地在国内一些地区得到应用。介绍了USLE的发展过程和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3.
人工油松林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的叠加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理论分析和典型观测的方法研究了人工油松林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的叠加效应。结果表明 :与荒坡灌草小流域相比 ,人工油松林系统减小净雨作用明显 ;对两次次降水而言 ,人工油松林系统对径流时间的滞后效应各为荒坡灌草的 2 .5倍和 4 .3倍 ;对径流动能的减小效应分别为 2 5 .0倍和 166.4倍 ;对挟沙能力的减小效应分别为 2 4 .4倍和 163 .3倍。人工油松林系统能改良土壤 ,使其抗冲、抗蚀性能提高 ,此种双向作用使人工油松林发挥了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皆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密闭室碱吸收法对杉木人工林皆伐后的土壤呼吸及各分室呼吸进行为期1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皆伐后前4个月土壤呼吸显著高于对照(未伐地)的,皆伐6个月后则显著低于对照的,但伐后1年内的平均土壤呼吸则与对照的无显著差异。皆伐地枯枝落叶层呼吸和矿质土壤呼吸分别在伐后的5个月和6个月内显著高于对照的,但此后则与对照的无显著差异。皆伐地根系呼吸除在伐后当月显著高于对照的外,第3个月迅速降低至消失。皆伐地土壤呼吸、枯枝落叶层呼吸和矿质土壤呼吸最大值出现时间均较对照的有所提前。伐后1年内皆伐地枯枝落叶层呼吸、矿质土壤呼吸和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分别为34·5%、63·9%和1·6%,而对照的则分别为23·4%、50·1%和26·5%。双因素关系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共同解释皆伐和对照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54%和90%。皆伐地土壤呼吸及各分室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低于对照的,但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则高于对照的。皆伐地土壤呼吸、矿质土壤呼吸和枯枝落叶层呼吸的Q10分别为1·42、1·53和1·34,而对照的土壤呼吸、矿质土壤呼吸、枯枝落叶层呼吸和根系呼吸的Q10则分别为2·42、1·81、2·40和4·41。  相似文献   
995.
不同水分含量对潮土和火山灰土硝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含量对取自中国的潮土和日本的火山灰土硝化动态的影响。潮土在土壤硝化过程中的土壤水分含量以田间持水量的60%~90%较为适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引起土壤硝化力降低。火山灰土在土壤硝化中的土壤水分含量以田间持水量的75%~90%较为适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5%引起土壤硝化力降低。潮土在硝化培养中有亚硝酸盐出现,火山灰土没有亚硝酸盐被检出。土壤亚硝酸盐含量在低水分含量下峰值低,持续时间较长,在高水分含量下峰值高,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996.
三峡库区的现有环境已成失衡态势,三峡工程上马后对库区环境影响较大的是随淹没而来的移民和搬迁。改善库区环境状况、解决移民安置的根本出路为搞好水土保持,扩大环境容量,抓好预防监督保护和以坡改梯及经济林果、林草建设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当前应紧紧抓住三峡工程开工这个机遇,在已有的“长治”工程基础上加优、扩大开发性防治,再辅之以其它政策性措施,库区环境和移民安置可以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inensis)和俄罗斯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在野外不同生境和田间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后发现:坡上土壤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沟底的土壤水分含量,坡上中国沙棘叶片中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比沟底明显增加,雌株的增加幅度大于雄株。在田间不同的干旱胁迫条件下,沙棘叶片内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和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脯氨酸积累能力为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雌、雄株之间的差异为雌株>雄株。沙棘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和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沙棘叶片可溶性糖的积累能力因雌雄株和品种不同而出现一定差异,表现为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雌株>雄株。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沙棘叶片中的ABA显著增加,IAA和ZR的含量明显降低,GA的含量在胁迫初期升高,之后逐渐下降;中国沙棘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幅度小于俄罗斯沙棘,雌株的变化幅度小于雄株。综合沙棘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内源激素的变化,在干旱的适应性方面,中国沙棘和沙棘雌株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比分析2种造林整地措施处理后的草地植物群落特征,为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固定样地与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了"88542"水平沟、鱼鳞坑2种不同整地方式下群落动态特征。[结果](1)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上,生境的异质性对鱼鳞坑整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影响较大,整地方式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不明显。(2)生境条件的不同影响了群落的多样性。鱼鳞坑整地的植物群落由于生境的异质性较大,促成了较高的多样性。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鱼鳞坑整地"88542"水平沟整地天然封育草地。(3)植物群落多样性总体表现出随着年限的延伸,整个示范区的植物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开始下降。[结论]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和不同生境对植物群落多样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河南省典型淋溶土土系划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河南省选取8个典型土壤剖面,对其进行景观特征、剖面形态学特征的描述及其理化性质的分析,并确定其在土壤系统分类(Chinese Soil Taxonomy)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归属于壤质混合型石灰性温性普通简育干润淋溶土、壤质混合型非酸性温性斑纹简育湿润淋溶土、黏壤质混合型温性斑纹钙积干润淋溶土、黏壤质混合型温性普通钙积干润淋溶土、壤质混合型石灰性温性普通简育湿润淋溶土和壤质混合型非酸性温性普通简育湿润淋溶土等6个土族;并在此土族基础上,根据土系划分规则和河南地区淋溶土诊断特征及构型特征,尝试提出"土系对比检索逻辑图"以阐述土系参比划分的逻辑过程。通过对比,可将8个典型土壤剖面划分为7个土系:汤阴系、汲水系、神沟系、尚庄系、侯集系、枣林系和尚店系。  相似文献   
1000.
抽薹开花时间是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的重要性状,未熟抽薹直接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添加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4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AT4系列为材料,结合抽薹性鉴定,获得了45株耐抽薹和15株易抽薹植株;利用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cDNA-AFLP)技术,对不同春化处理的耐抽薹和易抽薹植株叶片差异表达片段进行分离,获得了126条与抽薹性相关的差异表达条带,这些差异包括条带的有无和表达量的差异;通过差异条带回收、克隆和测序,获得了74条差异表达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61条差异表达序列具有同源序列,其中41条差异表达序列功能预测涉及代谢、能量、细胞物质运输、信号转导、表达调控、DNA修饰、细胞周期等,20条差异表达序列功能未知;13条在NCBI中找不到同源序列,可能是一些新基因.本研究获得了耐抽薹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为耐抽薹大白菜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新材料;同时获得了耐抽薹和易抽薹材料间的差异表达序列,为获得影响大白菜抽薹性的关键基因,揭示大白菜抽薹开花机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