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4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草莓番石榴原产巴西,其果实、叶片和植株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热带地区的重要果树,目前在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已有栽培。番石榴单须瘿蚊Elachypalpus psidii Maia&Nava和巨叶瘿蚊Dasineura gigantea Angelo&Maia是仅知的两种在南美洲严重为害草莓番石榴的害虫,在我国需要被考虑列为潜在的重要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昆虫。本文在国内首次详细描述了这两种瘿蚊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为害特点等,以期为这两种番石榴害虫的鉴定提供依据,并使读者了解其经济重要性,为这类害虫的进一步研究、检疫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在春季及果树生长期用7~8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有效控制果树大球蚧危害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春季防效在施药15 d后,40%蚧蚧高防效最好,达到91.86%.在果树生长季节4.5%绿福、1.8%阿维菌速、40%蚧蚧高、25%蚧虱速、55%特杀施药后15 d防效分别达到95.06%、93.96%、97.40%、97.01和95.01%,对大球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3.
海南钻喙兰B类MADS-box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多的了解B类MADS-box基因对兰花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机理,本研究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海南钻喙兰(Rhynchostylis gigantea)中分离得到两个B类MADS-box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两基因分别属于B类MADS-box基因的AP3和PI家族,命名为RgAP3和RgPI。RgAP3基因含有一个675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25个氨基酸,RgPI基因含有一个63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1个氨基酸。表达分析显示,两基因仅在生殖器官中表达,而在营养器官中没有表达,其中RgPI在花器官的各个部分均有表达,而RgAP3仅在花瓣、萼片中有表达,而在花梗和子房中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54.
Heterobasidion annosum (Fr.) Bref. s. l. colonization following thinning was studied in 1246 stumps of Picea abies (L.) Karst. trees from 14 previously unthinned stands in Sweden. Treatments included mechanized and manual application of (1) 35% urea solution, (2) Phlebiopsis gigantea (Fr.) Jül. spores, and (3) 5% solution of disodium octaborate tetrahydrate (DOT), and untreated stumps, cut in the summer and winter.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stumps cut in the summer, all stump treatments and winter cutting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olonized stump area 6–7 weeks after thinning by 88–99%. Mechanized stump treatment provided as good protection as manual treatment against H. annosum infections. The probability of spore infection (p ij ) was reduced by 53–83% in mechanized treatment and 79–98% in manual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summer thinning. In terms of p ij , urea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trol efficacy than P. gigantea and manual treatment performed better than mechanize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55.
探讨大马勃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不同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以及体外抑菌活性,为大马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大马勃各部分提取物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和对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其中大马勃发酵液抗炎镇痛效果最佳,抑制率最高,分别为42.9%和43.69%;同时各种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MIC最小值为3.15mg·mL-1。结果表明大马勃子实体及液体发酵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抑菌作用,本着合理利用资源,走工业化生产道路,可利用发酵代谢产物来代替大马勃子实体的相关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56.
基于SRAP标记的海南钻喙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标记技术分析了来自海南岛22个居群地的144份海南钻喙兰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从10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4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出390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检测位点为16.2个,其中多态性位点为299个,占76.9%;利用NTSYS-pc2.10软件,计算海南钻喙兰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并采用最大距离法(COMPLETE)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44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508~0.959,平均为0.691,在相似系数为0.515处可将144份材料分为Ⅰ、Ⅱ2大组,在相似系数为0.600处,Ⅰ组可分为3个亚组,Ⅱ组可分为9个亚组,东方市板桥镇的材料相似系数最大,乐东县佳西热带雨林保护区与采自琼中县红毛镇的材料间相似系数最小。聚类结果出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现象,表明海南钻喙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57.
为给牛角瓜经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牛角瓜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省元江县的干热河谷地区,就氮、磷、钾肥的不同用量水平对牛角瓜株高、地径、叶片数和冠幅生长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情况开展了"3414"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其株高的影响极显著;对其东西冠幅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最后变为极显著;对南北冠幅的影响,由极显著变为显著;对地径、萌蘖和叶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对花序数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最后变为不显著。氮、磷、钾肥对牛角瓜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在目前的土壤肥力条件下,配施尿素65.22 g/株、过磷酸钙37.50 g/株、硫酸钾24.00 g/株所得牛角瓜的产量最大。  相似文献   
58.
城市污染促进瘤坚大球蚧种群增长的营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坚大球蚧属同翅目蚧总科蚧科 ,是我国北方城市林木重要害虫。笔者于 1998— 1999年在太原市选择了 5个污染程度不同的街道区域 ,同时 ,在相距 6 0km以外的太谷县选择山西农业大学植物园作为清洁对照区 ,研究了在污染环境中寄主树木国槐枝条和叶片内几种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与蚧虫种群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1)污染区国槐枝条和叶片内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相对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清洁对照区。 (2 )在 5个污染区和一个清洁区 ,蚧虫的虫口密度依据污染强度而增加 ,寄主枝条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与虫口密度之间呈正直线相关关系 ,虫口密度与还原糖之间的关系式为Y1 =87 6 0 2 8X1 - 117 82 5 0 ,相关系数r1 =0 98。虫口密度与可溶性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式为Y2 =2 8936X2 - 14 2 15 2 3,相关系数r2 =0 84。 (3)寄主枝叶内营养物质含量在 3— 10月份的变动趋势呈现出两个高峰期和一个低谷期 ,对照该蚧虫生活史 ,恰好与蚧虫的两个取食高峰和一个不取食的卵期相对应 ,说明城市污染使寄主树木体内营养物质含量升高与蚧虫生物学的吻合 ,是导致蚧虫种群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 ,提供了污染环境中蚧虫增殖的营养学例证。  相似文献   
59.
西藏濒危植物巨柏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巨柏天然分布区的样地调查,并结合实验与长期的观测,研究了巨柏的地理分布、物候特性、繁殖特性和光合特性以及个体生态学和群落学特性。结果表明:(1)巨柏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个体数量十分有限;(2)巨柏雌雄花期不同步,结实率低,种子千粒重仅为2.70g;(3)巨柏种子活力最高只有39.8%,平均只达到34.6%,室内条件下,种子发芽率较低,平均只达到32.67%,巨柏在自然分布区的条件下,种子萌发困难;(4)巨柏苗木适合在23℃、相对湿度6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巨柏自然分布区的条件不利于苗木生长;(5)自然环境条件下,巨柏光合速率表现为单峰形曲线,能有效积累光合产物,为巨柏在逆境中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6)巨柏群落科属组成丰富,乔木层树种组成单一,种群结构多为衰退型。种子萌发困难、结实率低、外界干扰是导致巨柏濒危的主要原因。除了对迁地保护进行深入研究,扩大繁殖和栽培外,对巨柏的保护应立足于就地保护。  相似文献   
60.
坚蚧属蚧虫的重要天敌—北京举肢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举肢蛾是瘤坚大球蚧和皱大球蚧的外寄生捕食性天敌,单寄生。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寄主雌成虫介壳下结茧越冬。成虫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或5月中旬,与瘤坚大球蚧和皱大球蚧的雌成虫期吻合,对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前者的寄生率(四年平均)为32.7%(22.5%—44.2%),在后者的寄生率(三年平均)为15.1%(7.4%—21.5%)。对寄主有选择性。不能孤雌生殖。幼虫可自相残杀。药剂防治蚧虫初孵若虫和一龄末、二龄初若虫时,北京举肢蛾的幼虫不受影响。温度对其羽化、交尾和产卵的影响比相对湿度的影响大,但卵孵化时,对温湿度的要求不太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