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1.
本项研究应用平板凝集试验诊断雉鸡结核病,用禽型结核快速平板凝集反应抗原,检测雉鸡血清中的抗结核杆菌抗体,结果表明,本试验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出率高,速度快,简便易行,适于现场大批检疫,从而解决了雉鸡结核活体不能诊断的难题,为防治雉鸡结核病提供了可靠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褐马鸡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地区褐马鸡种群数量仍在减少,有关研究人员经过探索、研究,在自然繁殖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饲养、繁育,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对其生活习性和生态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保护褐马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种性别的个体倾向于比另一性别的个体扩散到离出生地较远的地方,这种现象称为性别偏倚扩散.性别偏倚扩散现象在脊椎动物中很常见,对种群结构和种群动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一夫一妻制鸟类的扩散模式,然而有关一夫多妻制鸟类的研究和数据还是很少.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多态性DNA微卫星位点(105个个体和7个位点)和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63个个体)来研究白颈长尾雉的性别偏倚扩散模式.传统的观点认为,鸟类中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更具扩散性.与此不同的是,本文中两种遗传标记所得的遗传信息都表明,白颈长尾雉的扩散模式是雄性偏倚的.我们认为,在鸡形目中,不具群集展示行为的一夫多妻制物种更加倾向于雄性偏倚扩散模式.该推论与基于白颈长尾雉一夫多妻的婚配体制所得到的结果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获得了209张白鹇的独立有效照片。利用R软件中“overlap”统计包的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和重叠指数(Coefficient of overlap)分析了白鹇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白鹇的日活动时间集中在05:00—19:00时,全年的日活动节律呈现出明显的昼行性,存在2个活动高峰,分别为在08:00—09:00时和14:00—16:00时。白鹇繁殖期与非繁殖期日活动节律的重叠系数为0.68,日活动节律曲线差异显著(P < 0.01)。繁殖期期间,白鹇的日活动节律存在2个活动高峰,分别为06:00—07:00时和17:00—19:00时。非繁殖期期间,白鹇的日活动节律也表现出明显的昼行性,存在2个高峰,分别为07:00—09:00时和14:00—16:00时。本研究有助于为保护区内白鹇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区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几年新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病发生情况和流行趋势.[方法]对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病进行摸底调查,选择规模养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随机采样,共采集848个场点的血清样品6 687份,组织样品6 181份,用RT-PCR方法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规模猪场阳性检出率为4.32;;散养户阳性检出率为6.4;;屠宰场阳性检出率为3.33;;总的平均阳性率为0.65;.[结论]散养户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高于规模猪场,屠宰场也存在隐性感染.总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种群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1998年,我们对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种群生态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特别是在1995年10月-1996年6月通过基本路线法对该区内褐马鸡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基本掌握了褐马鸡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提出了今后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在褐马鸡保护方面要防止种群岛屿化现象出现,加强物种交流,建立生物廊道,人为控制天敌数量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口服蜡样芽胞杆菌(BC菌)的健康雉鸡雏及白痢雉雏鸡检验结果表明,BC菌对健康雉鸡雏肠菌群无不良影响,对白痢雉雏肠菌群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七彩山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免疫保护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振湘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58-11560
用SPF鸡胚从疑似七彩山鸡新城疫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进行HA及HI试验以及病毒中试验。结果表明,血凝作用可被NDV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AIV(H9亚型)、EDS76所抑制,经ND标准阳性血清处理的病料接种的鸡胚未见死亡,证明分离毒为NDV。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毒肌肉注射非免疫七彩山鸡能使之发病、死亡,出现与自然病例一致的症状与病变,但肌注SPF鸡只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其生物学特性NHAT为快、HOT为8min、ICPI为1.73、IVPI为1.45、MDT为44h。表明该七彩山鸡NDV分离株与鸡F48E9株在生物学特性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用分离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以分离毒株和Lasota株的灭活苗免疫广西麻鸡和七彩山鸡,进行疫苗免疫效果比较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毒株灭活苗免疫组鸡各个时期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和Lasota灭活苗免疫纽鸡的抗体效价相差不明显,各组的升降规律也基本一致;Lasota灭活苗免疫七彩山鸡对分离毒株的攻击只能80%保护。而其他各免疫组的无论是对分离毒株还是F48E9株的攻击均能100%保护。说明NDV不同毒株之间的毒力和抗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七彩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并发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贵阳地区两个珍禽养殖场(A场和B场)的七彩山鸡暴发一种以急性死亡、法氏囊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病料对试验鸡能引起临床症状和死亡,复制出在自然病例中观察到的典型病理变化。A场无并发感染,死亡率为11.4%,死亡高峰出现在第5天;B超由于致病性链球菌的混合感染,死亡率上升到50%,死亡高峰提前到第3天,剖解病变更加复杂化,该场的致病性链球菌是加剧本病高死亡率和严惩的出血性素质的真正原因。该病毒能引起实验鸡出现临床症状和死亡,复制出在自然病例中观察到的曲型病理变化。另对两场的鸡新城疫(ND)和鸡减蛋综合症(EDS)的血清效价测定结果表明,部分鸡群的ND免疫不合格,鸡群曾被EDS病毒感染过。  相似文献   
20.
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雉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6年-1997年每年1月-10月,对山西省蟒河自然保护区的雉类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该区计有雉类5种,其中石鸡(Alectorisgraeca),勺鸡(Pucrasiamacrolopha)雉鸡(Phasianuscolchicus)为当地留鸟,每年4月-7月繁殖;鹌鹑(Coturnixcotunix)和斑翅山鹑(Perdixdauuricae)为该地区冬候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