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口服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口服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将05、02、00、350和500 mg/kg当归多糖添加到基础饵料中饲喂点带石斑鱼28 d,研究血浆中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补体C3和C4含量、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吞噬能力。[结果]喂食当归多糖能提高血浆ACP、LZM活力、补体C3和C4含量,降低血浆A/G值。另外,喂食当归多糖能提高点带石斑鱼血液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吞噬率。[结论]当归多糖能提高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饵料中当归多糖的建议添加量为50 mg/kg,连续喂食21 d。  相似文献   
62.
考察超临界CO_2萃取当归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有效物质定量方法及萃取物组成.采用正交试验法,使用乙醇为夹带剂,以收膏率和提取物中阿魏酸含量为目标函数,对药材粒度、夹带剂(乙醇)浓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等当归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GC-MS分析和比较夹带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优选出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是:药材粒度0.30~0.85 mm、夹带剂(乙醇)浓度80%、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60℃-50℃-45℃;纯CO_2超临界萃取物鉴定出 62个组分,使用夹带剂的超临界萃取物鉴定出83个组分,两者有54个相同组分;优选超临界萃取工艺所得的挥发油及阿魏酸提取量较高,使用夹带剂有利于阿魏酸等极性物质的萃取.  相似文献   
63.
分子标记在当归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当归属植物资源,并系统阐述了RAPD、ISSR及ITS等分子标记在当归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同时指出,应用分子标记研究当归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对当归属的科学分类及新品种选育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对适宜当归栽培的化学除草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适宜当归地的除草剂为敌草胺、扑草净及2种除草剂混合处理;当归实生苗和1年生苗地适宜处理剂量为敌草胺2 kg/hm2 扑草净2 kg/hm2(有效含量:敌草胺50%,扑草净40%);当归实生苗和1年生苗地的最佳茎叶处理剂为拿捕净,剂量为1.5 L/hm2(有效含量:12.5%).  相似文献   
65.
当归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当归根分泌物的自毒作用。[方法]用水培法收集当归植株的根系分泌物,对当归、小麦、油菜和燕麦种子进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实验。[结果]浓缩系数为2和8的当归根分泌物收集液对当归幼苗的根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浓缩系数为2和4的当归根分泌物收集液对苗高和苗干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通过综合化感效应的对比,当归根分泌物未显示出明显的自毒作用,这或许与当归植株内所含的自毒物质的释放途径和作用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偏低海拔区当归苗的越冬温度和成药生长光温对早薹及成药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甘肃漳县当归苗,越冬期按根直径分类后分别进行0和-5℃处理,次年与当地同期、晚15d和晚30d分3个时期进行分期栽植,以观察早薹及成药根农艺性状对越冬温度和分期栽植的反应。【结果】根直径大于0.45cm的当归苗具有明显的早薹现象,根直径为0.55~0.65cm的当归苗早薹高于根直径为0.45~0.55cm的苗,根直径小于0.65cm的同类大小苗经0和-5℃冬储处理及分期栽植后,相同大小的各类苗间早薹差异不明显。当归成药根主根直径、鲜质量和干质量与苗大小成正比,苗大小不同、冬储温度不同形成的侧根数也不同。当归成药根的产量随栽期的延后而减小。【结论】根直径0.65cm以下的当归苗可在0与-5℃温区越冬,偏低海拔区适宜栽植根直径偏小的苗,栽前萌动、栽期严重影响当归的产量,随栽期延后成药根产量减小。  相似文献   
67.
陈书珍  季绪霞  杨成德  王艳 《草业科学》2017,34(12):2470-2475
2012-2016年对岷县当归(Angelica sinensis)病害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褐斑病和细菌性叶斑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岷县当归病害主要为腐烂茎线虫(麻口)病(Ditylenchus destructor)、根腐病(Fusarium sp.)、褐斑病(Septoria sp.)、白粉病(Erysiphe heraclei)、灰霉病(Botrytis sp.)、炭疽病(Colletotrichum dematium)、菌核病(Sclerotinia sp.)、水烂病(Pseudomonas fluorescens)、细菌性油脉病、细菌性斑点病(病原待定)和病毒病(番茄花叶病毒ToMV);80%代森锰锌、10%苯醚甲环唑、70%甲基硫菌灵和46.1%氢氧化铜对当归褐斑病防效较好,分别为64.83%、59.66%、53.84%和51.56%;46.1%氢氧化铜、50%多菌灵和70%甲基硫菌灵对当归细菌性叶病防效较好,分别为74.20%、59.67%和58.07%;该研究结果为当归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8.
QuEChERS-GC-MS法检测当归中9种除草剂残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当归中除草剂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阿特拉津、异恶草酮、乙草胺、扑草净、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丁草胺、丙草胺和乙氧氟草醚9种除草剂残留分析采用Qu ECh ERS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样品用乙腈提取,采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炭黑(GCB)净化,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对影响提取和净化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在0.01~5.00 mg·L~(–1)的范围内,各除草剂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添加量分别为0.01和0.10 mg·kg~(–1)的水平下,9种除草剂在当归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4.58%~96.37%,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1.73%,各除草剂的检出限范围为0.52~6.60μg·kg~(–1)。【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有效,能够用于实际当归样品中多种除草剂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69.
甘肃地区当归生长动态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摘 要:【研究目的】本实验目的是详细了解甘肃省岷县当归的生长发育特性,为以后培育优良品种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基础。【方法】选定野外试验田,固定样方,采用人工播种及育苗移栽的种植技术,同时对不同生长期当归进行观测记录。【结果】通过对当归不同生长期进行动态调查,得出当归最适宜采收期是第二年的9月,种子适宜采收期是第三年的8月下旬。当归根每平方米的鲜重产量约是882 g,而干重为252g,折干率约为3.5,每公顷当归蕴藏量是2520 kg。【结论】岷县当归适宜采用育苗移栽的栽培方法,但荒地育苗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移栽苗的冬季贮藏易引起早期抽薹,因此,急需注重新当归育苗技术,加强优良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70.
走马芹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走马芹的80%乙醇超声波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走马芹提取物均对杨树烂皮病的病原菌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对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