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8篇
农学   12篇
  24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15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小麦抗条锈基因Yr17的新SCAR标记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四川小麦新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的组成,并为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以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17的近等基因系以及抗条锈病品系L15与感条锈病材料SY95-71的杂交F2代群体为材料,采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结合SSR分子标记进行分析,发现1条由引物Xgwm415扩增的与抗条锈基因Yr17连锁的特异带。对该特异带克隆测序发现,该序列长390 bp,与栽培大麦中的一个序列表达标签(EST)有90%的相似性,与水稻基因组中的一个"核苷酸结合位点(NBS)-富亮氨酸重复(LRR)"型抗病基因的编码区有70%的相似性。根据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SCAR标记,命名为SC-372。利用SC-372对54个四川省近年育成的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发现在15个抗病品种(系)中能特异扩增。进一步利用SC-372及前人报道的Yr17连锁标记VENTRUP/LN2对Yr17近等基因系及偏凸山羊草进行扩增比较发现,本实验建立的SCAR标记对小麦背景中的Yr17基因有更好的检测效率。因此可将SC-372用于分子标记聚合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育种实践中。  相似文献   
72.
晚籼杂交稻新组合特优17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17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不育系龙特甫A与自选恢复系龙恢17配组而成的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区域性品种审定,具有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广适性好等特点。文章介绍了特优1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3.
Although androgenic and estrogenic steroids are widely used to enhance muscle growth and increase feed efficiency in feedlot cattle, their mechanism of action is not well understood. Further, in vivo studies indicate that estradiol (E2) affects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and/or degradation, but in vitro results are inconsistent. We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E2 treatment on protein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rates in fused bovine satellite cell (BSC) cultures. Additionally,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E2-enhanced muscle growth, we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compounds that interfere with binding of E2 or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 to their respective receptors on E2-induced alterations in protein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rates in BSC cultures. Treatment of fused BSC cultures with E2 result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increase (P < 0.05) in protein synthesis rate and a decrease (P < 0.05) in protein degradation rate. The pure estrogen antagonist ICI 182 780 suppresses (P < 0.05) E2-induced alterations in protein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in fused BSC cultures. The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R)-30 agonist G1 does not affect either synthesis or degradation rate, which establishes that GPR30 does not play a role in E2-induced alterations in protein synthesis or degradation. JB1,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IGF-1 binding to the Type 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GFR-1), suppresses (P < 0.05) E2-induced alterations in protein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In summary, our data show that E2 treatment directly alters both protein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rates in fused BSC cultures via mechanisms involving both the classical estrogen receptor (ER) and IGFR-1.  相似文献   
74.
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Th17)是2005年新发现的能够分泌白细胞介素17的CD4+ T细胞,其与Th1、Th2、Tregs细胞共同构成CD4+ T细胞的4个亚群,该细胞与炎症、各种感染性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作者对Th17细胞及其在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5.
临薯17号(原代号临9706-2)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以"抗疫白"作母本,"NW174-2"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定向选育而成。在2004—2006年省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30 530.0 kg/hm2,较对照品种渭薯1号增产95.4%。该品种株型直立,株高65 cm,生育期122 d,花冠紫色,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数少而浅,商品薯率85%以上,块茎含干物质267.6 g/kg、粗蛋白27.38 g/kg、粗淀粉198.2 g/kg、维生素C 131.2 mg/kg、还原糖3.52 g/kg。适宜在甘肃高寒阴湿及二阴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6.
以拟南芥去甲基化转移酶基因DME1为目的基因,采用酶切、连接和重组反应的方法构建了以17-β-雌二醇为诱导剂的植物表达载体p ER8-DME1。将其转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烟草瞬时表达技术,对该载体的诱导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q PCR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17-β-雌二醇处理能够有效调控p ER8-DME1中目的基因的表达,诱导处理后目的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在12 h后达到最高,之后缓慢下降。该载体的成功构建为深入研究DNA去甲基化与植物的生殖发育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根据NCBI已发表序列设计引物,提取经植物血凝素刺激后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头肾细胞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IL-17成熟肽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序列与发表序列相一致。将该基因重组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Rosetta,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大小约为32k Da,重组蛋白经Ni-NTA系统纯化、复性后纯度达90%以上,以其免疫小鼠制备虹鳟IL-17多克隆抗体。ELISA结果显示其效价为1∶25 600,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真核细胞中瞬时表达的虹鳟IL-17。本研究成功制备虹鳟IL-17多克隆抗体,为下一步IL-17在虹鳟黏膜免疫中的作用及其佐剂效应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8.
为了阐明水牛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 (17 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HSD17B1)基因对水牛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了3'-RACE克隆获得HSD17B1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293T细胞验证所构建载体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水牛HSD17B1基因编码区长954 bp,3'-UTR区长58 bp,编码317个氨基酸。BLAST分析显示水牛HSD17B1核苷酸序列与牛、绵羊、猪、马、犬、非洲象和人的相似性分别为100%、100%、92%、94%、87%、87%和87%,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HSD17B1基因在不同物种及进化的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HSD17B1蛋白呈弱酸性,无信号肽,亚定位于细胞质,存在type1_17beta-HSD-like_SDR_c、PRK05993、LPOR和FabG等结构域。试验成功构建了水牛HSD17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SD17B1,转染293T后,产生较强的绿色荧光信号,表明能够形成HSD17B1-EGFP融合蛋白。水牛HSD17B1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今后阐明HSD17B1基因在水牛卵泡及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以2010—2012年国家(东北春谷区)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赤谷17与对照公谷60、九谷1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2010—2012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赤谷17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 060.44、5 492.49、5 153.96 kg/hm2,比对照公谷60或九谷11分别增产3.21%、6.04%、6.21%;高稳系数分别为77.55%、73.16%、70.20%,均大于对照。赤谷17是一个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谷子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长春市、吉林市、锦州市、肇东市、通辽市、赤峰市等地≥10℃积温2 6002 900℃春谷区种植。  相似文献   
80.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在乳脂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水牛DGAT1基因第17外显子遗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关联性还不清楚。本文采用PCR-SSCP结合DNA测序方法对48头德宏水牛和93头产奶杂交水牛(F1: 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第17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结合乳成分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在水牛DGAT1基因第17外显子发现1个SNP位点,即c.1350C>G,其为同义替换。该SNP位点在德宏乳用和非乳用水牛中群体遗传组成相近,且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乳糖率、乳脂率及乳蛋白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该SNP对水牛乳糖率、乳脂率及乳蛋白率等无显著影响。序列比对显示,水牛、普通牛、瘤牛、山羊和绵羊DGAT1基因第17外显子间仅存在1个编码氨基酸差异,揭示其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