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克隆颠茄(Atropa belladonna)H6H基因并构建高效植物表达载体。[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颠茄(Atropa belladonna)中克隆莨菪碱-6β-羟化酶和1,4-丁二胺-氮-甲基转移酶基因编码区,插入经改造后获得双元三价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2301-gus,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2301-H6H,并将该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和发根农杆菌C58C1。[结果]获得了可直接用于遗传改良的颠茄工程菌p2301-H6H-LBA4404和p2301-H6H-C58C1。  相似文献   
12.
颠茄的有效成分主要是莨菪类生物碱,主要用于解痉、镇痛、抑制胃酸过多等病症,本文从不同环境因子(病虫害、海拔、栽培条件、生长环境)及提取方法对颠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进行总结,提出颠茄种植时的注意事项、种植环境的选择以及提取颠茄有效成分的方法对比,以期为颠茄的种植及有效成分提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兜兰植株较矮,耐阴,栽培管理较为容易,非常适于家庭种植。兜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地生,另一种为附生。对于地生种,可用3份腐殖土或草炭土加1份沙充分混合后栽培;附生种可用苔藓或其它栽培附生植物的基质栽培。兜兰无假鳞茎,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颠茄干物质、生物碱含量积累动态来确定最佳采收期,为颠茄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颠茄的干重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于9月下旬达到最大值,单株干重可达152.48 g;生物碱的含量花果期积累最快,9月中旬达到最大值,可达4.86%,而后则出现下降的趋势.综合分析产量与质量因素,9月中旬颠茄经济产量最高,为最佳采收时间.  相似文献   
15.
颠茄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颠茄高频再生体系及筛选卡那霉素(Kan)抗性。[方法]以颠茄叶片及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6-BA和NAA不同配比对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叶片不定芽对Kan的敏感性。[结果]MS+4.5mg/L6-BA+0.2mg/LNAA为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达100%,在1.0cm×1.0cm叶块上的不定芽分化数平均达5.85;MS+3.0mg/L6-BA+0.1mg/LNAA为腋芽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达100%,每个腋芽不定芽分化平均数为4~8个;400.0mg/LKan为颠茄叶片遗传转化的最佳筛选浓度。[结论]为颠茄无菌苗的快速繁殖以及基于叶盘法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B5,MS,N6 3种培养基对颠茄毛状根的生长及托品烷类生物碱质量分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5,MS培养基中颠茄毛状根的生物量明显高于N6培养基,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5培养基中东莨菪碱和莨菪碱质量分数与产量均显著高于MS培养基.因此,比较3种培养基,B5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不仅有利于颠茄毛状根的生长,也对托品烷类生物碱的合成有促进作用,为建立适合其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产生的离体培养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颠茄毛状根的逆境生理指标及莨菪碱、东莨菪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J的加入对颠茄毛状根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3种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变化与诱导浓度有关;30μmol/L的MJ处理组东莨菪碱含量最高,10μmol/L的MJ处理组莨菪碱含量最高.表明MJ能显著促进颠茄毛状根中生物碱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颠茄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IAA、NAA、6-BA、KT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探索适宜颠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在MS+KT 0.5mg/L+6-BA 1.0mg/L和MS+KT 1.0mg/L+6-BA 0.5mg/L培养基上,愈伤诱导率较高达100%,KT、6-BA添加生长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效果不佳。KT单独诱导的愈伤组织宜在20d后转接,KT和6-BA配合使用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宜在40d后转接。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 0.2~0.4mg/L。该研究建立了颠茄的植株再生体系,为颠茄的组织培养提供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颠茄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颠茄的种子为外植体,在含不同浓度IBA、NAA和6-BA的MS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分化、增殖及生根的培养,确定了颠茄快速繁殖体系的最适培养条件,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2mg/L;生根培养基为MS IBA 0.2 mg/L NAA 0.1 mg/L。  相似文献   
20.
李梅 《中国果菜》2007,(2):12-12
颠茄俗名“野山茄”,属于茄科,颠茄属中的一个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原产欧洲,20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颠茄属无限生长型,高1~1.5m。根呈圆柱形,直径5~15mm,表面浅灰棕色,具纵皱纹。老根木质,细根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灰白色,木部宽广,棕黄色,形成层环纹明显,髓部中空;幼茎有毛,茎扁圆柱形、直立,直径3~13mm,下部淡紫色,平滑,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皱纹及疏稀的细点状皮孔,中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