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70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20篇
  139篇
综合类   374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685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农业部“八五”评估合格的研究所。自1961年建所以来,始终围绕甘孜州及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青稞、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的育种及栽培技术进行科研攻关,兼顾土肥、植保、蔬菜、中藏药材、食用菌、农产品加工等研究。全所下设青稞研究室、经济作物研究室、综合研究室、科研管理办公室、  相似文献   
992.
藏獒又名藏狗、蕃狗、羌狗或苍猊犬,藏语称其为"DoKhyi",意思是"拴系的犬",是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一种大型猛犬.  相似文献   
993.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南牧区和甘南牧区气候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明显趋势.两个牧区年平均气温升高的边际倾向分别为0.3℃/10年和0.5℃/10年,年降水量减少的边际倾向分别为-28.6mm/10年和-23.5mm/10年.90年代该地区主要牧业县多年平均气温普遍比60~70年代升高了0.4℃~0.8℃;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的趋势尤以甘南牧区明显,最多可减少87.5mm.同时牧草返青期和枯黄期气温升高,使牧草生长期天数增多.气温升高导致地面蒸发量增多,两个牧区气温升高1℃时,年蒸发量分别增多99mm和114mm.气候变暖干旱,造成天然草地产草量下降.曲麻莱县年降水量减少1mm时,0.0667hm2草地产草量将减少1.6kg;夏河县年平均气温升高1℃时,0.0667hm2草地产草量将减少122.6kg.气候暖干化,已经造成该地区干旱缺水,草地退化、沙化和鼠害猖獗,使草畜矛盾不断加剧,已严重威胁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4.
<正>藏獒属犬科,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国宝级大型猛犬,世界级珍稀犬种之一。藏獒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公尺的高寒地带,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种,其特征体大,凶猛,是最好的护卫犬。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县藏獒的基本情况,结合我县实际,对我县的藏獒分布、数量、生产性能等进行了全面普查,现就普查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天路之旅     
2006年7月3日,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开通运营,对推动西部旅游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串起青藏高原上的众多景观,必定对广大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6.
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具有低氧、低温、强紫外线等环境特征。牦牛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品种,因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得以适应高原地区寒冷和低氧环境并生存和繁衍。近年来,高原特有动物形态、生理、生化及遗传适应机制探究已成为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围绕青藏高原牦牛缺氧敏感组织(心脏和肺脏)的形态解剖学及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深刻解读牦牛的独特高原低氧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整体上呈现改善的状态,但仍有部分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对青藏高原草地现状及恢复潜势进行评估对于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9年气象数据与MODIS遥感影像,选用CASA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分别计算了青藏高原现实净初级生产力(actu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潜在净初级生产力(potent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PNPP),并以其差值评估草地恢复潜势,主要结论如下:1)2001-2019年青藏高原NPP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草地持续恢复区域占40.98%,持续稳定区域占12.72%,而持续退化区域仅占3.47%,青藏高原草地整体以可持续的恢复状态为主。2)2001-2019年青藏高原潜在净初级生产力最大值(maximum potent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PNPPm)呈现明显东南与西南部高,北部偏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各草地类型PNPPm多在1000 g C·m-2左右。3)2001-2019年青藏高原草地恢复潜势呈现西南与东南部较高,北部偏低的分布情况。由此可见日喀则地区、阿里南部地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的草地具有较高的恢复价值,在这些地区开展草地恢复的前景更好。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与理论支撑,对指导青藏高原草地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对我国和世界的生态以及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为了评估2000-2020年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结合MCD43A4产品数据模拟了草地地上生物量,并对该区域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中,Rborist模型精度最高,基于筛选后变量的R2 达到0.6484。“prec_05”、“prec_06”、“tp_12”、“NDPI”、“prec_04”、“tmax_01”、“prec_08”、“prec_12”这8个变量与生物量相关;2)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生物量要高于西北部,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3)2000-2020年间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稳步增长,整体向好发展。青藏高原61.38%的草地变化趋势不具有可持续性,4.67%的草地持续性轻微恶化,持续性明显恶化的区域占比1.19%,呈稳定或恢复趋势的区域占比32.76%。  相似文献   
999.
非萌发与萌发状态下两种嵩草种子解剖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希来 《种子》2003,(2):48-50
本文对青藏高原嵩草属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高山嵩草(K.pygmaea)的种子进行了非萌发与萌发状态下电镜扫描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嵩草属植物非萌发状态果实具有保护组织机械性强、腔隙组织发达、胚深埋于胚乳之中立位于发芽口内侧等解剖学结构特征。萌发状态下两种高草均具有由头部的胚通过空腔处(发芽口)伸出完成发芽的特性,果实保护组织发达、完整,且未有腐烂现象。这些特征的出现是种子适应高寒生态环境的结果,同时也是造成种子发芽缓慢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00.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中国大地上蜿蜒曲折。奔腾千里。穿过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挟带着滚滚黄沙。浊浪排空,在孟津冲出了最后一段峡谷,奔涌向广阔的华北平原,最终注入渤海。然而,由于人们无节制的索取和开发,今日的母亲河已是形容枯槁,累累伤痕,作为母亲河的儿女,眼前的一切怎能不引起我们的自责与深思?为此,我们特邀请中央民族大学陈梧桐教授为我们撰写了这篇《黄河母亲的欢乐与忧伤》。(全文分四个部分。分上、下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