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5篇
  4篇
综合类   119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543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10日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曾被认为只有雏鸡才感染发病。本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对鸡白痢的发病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该病的危害可贯穿鸡的整个生长过程,是养鸡业中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52.
某场雏鸡鸡白痢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是以雏鸡拉白痢为主要症状的沙门氏菌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呈急性出血症,引起大批死亡,常为急性全身性感染,最终死亡或成为带菌鸡。鸡白痢一直是困扰养鸡业最为重要的蛋媒细菌病之一,据其感染特点,可以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沙门氏菌问题是很困难的。目前国内的曾祖代鸡场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但在父母代鸡场还尚未完全有效地得到控制,而商品代鸡场的污染情况更严重,每年因此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现将笔者在临床中遇到的一起鸡白痢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6月,某鸡场饲养一批三黄鸡2…  相似文献   
53.
1 发病情况与症状2 0 0 2年 4月 2 0日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三堡乡养鸡专业户杨某一次性购进罗曼蛋鸡 15 0 0羽 ,采用笼养方式饲养 ,5月 10日部分雏鸡发病 ,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 ,羽毛粗乱 ,精神萎靡 ,口渴喜饮水 ,粪便稀薄。 40~ 5 0只雏鸡病情较为严重 ,步态不稳 ,两脚无力 ,口鼻有粘性分泌物流出 ,嗉囊扩张 ,下痢 ,嗜睡 ,运动失调以至瘫痪 ,继而呼吸困难而死亡。2 剖检变化剖检刚死亡的雏鸡 ,主要病变为皮下组织水肿 ;腹腔和心包积水 ;胃肠道粘膜有明显的充血和出血 ;内脏器官水肿。3 病因调查经询问饲养员得知 ,雏鸡入舍 2 0d以来…  相似文献   
54.
应用免疫SPA菌体花环法和间接ELISE法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免疫母鸡后,其子代雏鸡外周血液B细胞数量和IgG、IgM、IgA含量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发现:IBD疫苗免疫后,其子代雏鸡外周血液B细胞数量和IgG、IgM、IgA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免疫的相应对照雏鸡,表明IBD疫苗免疫母鸡后,其子代雏鸡外周血液的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而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株攻击子代雏鸡后,未免疫子代雏鸡外周血液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疫苗免疫的子代雏鸡,这与IBDV感染雏鸡后,其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严重损害,淋巴细胞变性坏死等有关,也是导致感染雏鸡免疫抑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我市一养鸡户饲养海兰褐蛋鸡1500只,饲养至50日龄时因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鸡群中陆续出现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采食量减少,腹泻,3天后共死亡23只。在当地门诊就诊3天后仍不见好转。笔者应诊前共死亡141只,鸡群中仍有15%左右处于极度衰竭状态。  相似文献   
56.
《饲料博览》2005,(12):54-54
育雏期雏鸡多发生,常见发病原因是育雌室内通风不良或供暖煤炉装置不适当而引起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增加。急性中毒的雏鸡表现为不安,昏睡、呆立、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倒一侧、头后伸,临死前发生痉挛或惊厥,剖检可见肺和血液呈樱红色。亚急胜中毒剖检症状不明显,病鸡表现为羽毛粗乱,食欲减少,精神呆滞,生长缓慢,故不易确诊。  相似文献   
57.
雏鸡培育过程中常用的现代化施温设备有很多。如:热风炉、电子育雏笼、远红外线灯保温伞等。但在小型养鸡场中,因受资金和养殖条件所限,多采用传统式的施温方法来培育雏鸡。在诸多传统的设施中以地火龙施温方式应用最为广泛。这种施温方式具有成本低廉、施温均匀、操作简单、多用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58.
雏鸡出壳后在营养上经历了由完全依靠内源性养分(卵黄囊)到依赖外源性饲料养分的一个转折期。Kuenzel等(1977)报道,刚出壳的雏鸡,1日龄时能量代谢就南卵黄脂类供给能量转向主要由外源性碳水化合物饲料供给。在雏鸡出壳时,卵黄囊从蛋腔中转入胚胎的腹腔内。  相似文献   
59.
喹乙醇或痢特灵用量过大引起鸡中毒死亡的病例并不少见,但最近在我市出现一例喹乙醇与痢特灵合用引起雏鸡中毒.造成重大伤亡。此病例鲜有报道,下面将具体发病情况和冶疗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鸡绿浓杆菌病是由绿浓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发病急,病程短促,病雏高度沉郁,衰竭,脱水,角膜浑浊很快死亡为特征。该病在我国许多省份已有报道,现将发生于我县某乡镇的一起该病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