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58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204篇
  23篇
综合类   109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30篇
畜牧兽医   3325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刘丽  杨斌 《农技服务》2007,24(11):78-79
介绍了雏鹅的培育与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942.
<正>由于番鸭(包括杂交番鸭)瘦肉率较高、香味较浓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我市番鸭年饲养量从90年代前不足5万只,至 2001年已突破 120万只,成为肉鸭中的主养品种。现将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3.
18只 7日龄的杂交雏鹅 ,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 ,饲以大麦基础日粮 ,试验组日粮中添加 0 .1%的Biokyowa酶制剂。测定 2 1日龄血液、肝脏和肌肉中的IGF -I含量。添加粗酶制剂后 ,肝脏和肌肉中的IGF -Ⅰ分别较对照高18.2 3% (P <0 .0 1)和 2 2 .79% (P <0 .0 1) ,而血浆中IGF -I水平却较对照低 9.0 4 % (P <0 .0 5 )。结果提示 :酶制剂能促使肝脏合成IGF -I,血液中与IGFBP结合的IGF -I大量释放 ,从而显著提高肌肉中的IGF -I水平 ,加速了肌肉的生长。  相似文献   
944.
提高鹅育雏成活率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养鹅中最细致的技术环节,提高雏鹅成活率、重点应抓好几项技术:(!)保温降湿,在南亚热带地区,早春育雏舍内温度第1周为25-26℃,以后每周降2℃,至第4周为20℃;秋季白天以常温(24-27℃)即要,夜间控制在22℃(2)提供充足营养,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20%、代谢能12.12WJ。kg^-1的饲料可满足雏鹅生长的营养需求。(3)做好疫病防治,雏鹅出壳后24h内,每只皮下注射抗小  相似文献   
945.
农村养鹅,往往鹅雏很多,但到成鹅时却所剩无几。雏鹅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养鹅户的一大难题,那么影响雏鹅成活率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46.
一、亲虾放养前池塘准备苗种池选好后,首先要进行整修,抽干池水,加固池埂,清除多余的淤泥,人工开挖深水区的沟渠,建造浅水区及必要土堆,为淡水小龙虾的穴居提供条件。同时安装好防逃设施、防逃材料可以用石棉瓦、硬塑料板,水泥瓦等,因地制宜,只要能起到防逃效果即可。在亲虾入池前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左右,化成水全池泼洒消毒、清野,清除敌害生物及竞争生物,杀灭病源体,同时每亩将腐熟有机肥300~500公斤堆于四角,用于培养水质,然后进水,进出水口要安装过滤设施,进出水的过滤网网目  相似文献   
947.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小鹅严重下痢,小肠黏膜发生大片坏死并脱落,急性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病原是小鹅瘟病毒,主要侵害出壳后4~20天的雏鹅,传染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948.
为了研究板蓝根及醋五味子对鸭坦布苏病毒(DTMUV)感染雏鸭的治疗效果,试验将120只7日龄DTMUV抗体阴性雏鸭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每组30只;饲养至15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攻毒DTMUV,同时两个药物组每日按体重口服相应药物1 g/kg,观察并记录各组临床症状及存活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在攻毒后第3,6,9,12天每组处死3只雏鸭,观察剖检病变并检测心脏、肝脏、脾脏和脑组织的病毒载量,并对第12天的上述组织进行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表明:病毒对照组出现神经症状等典型临床症状并发生死亡,而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无死亡,存活率显著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病毒对照组脾脏肿大、出现大理石样花纹,心包有纤维素性渗出,脑膜严重充血、出血,肾脏苍白、出血;板蓝根组脾脏、心脏、大脑、肾脏的病变不明显;醋五味子组脾脏出现大理石样花纹,脑膜轻微充血。病毒对照组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坏死,大脑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脾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板蓝根组及醋五味子组肝细胞变性程度减轻,大脑未见小胶质细胞结节,脾脏淋巴细胞数增加,其中板蓝根组效...  相似文献   
949.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杆菌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雏鸭的接触性传染病。随着养鸭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本病的发生已遍及全国各地,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计。仅以2005年2月~2008年2月短短三年中,笔者便接诊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病246例。  相似文献   
950.
五、鹅的饲养注意点 1.养鹅前的准备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或缓坡地带,草源丰富,靠近水源,交通方便,鹅舍以坐北向南或东南方向为好。进雏前两周对育雏舍内外彻底消毒。工具、用具洗净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垫料可用锯末或干稻草,厚度不少于5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