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正>蕉城区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据文献记载:"天山茶的发祥地支提山。宋、明所产的‘支提茶’已负盛名,清时名列闽东榜首"。全区茶园面积13.1万亩,年产量10610吨,茶叶商品总产值13.16亿元,现有茶农23万人,占全区农民人口70%,茶叶加工企业128家,在外茶叶销售网点800多家。一、蕉城区茶叶品牌之路目前,全区拥有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示范茶厂1家,市级龙头产业化15家,自营进出口权企业3家,QS  相似文献   
52.
《果农之友》2006,(4):13-13
为进一步打造六都草莓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发挥品牌效应,福建宁德市蕉城区政府和草莓协会积极引导果农注册了“六都草莓”商标,以精包装形式将六都草莓鲜果打人全市各超市、商场。  相似文献   
53.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宁德市蕉城区的农村经济虽有很大的发展,农民收入也有明显的提高,但就总体而言,增长仍然缓慢。本文对蕉城区农民收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农业生产更大发展,农民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4.
《福建农机》2013,(1):6
为推进宁德蕉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蕉城区人民政府规划2013年在赤溪镇建设千亩高新现代农业示范区,并对2013年新建的农业大棚设施在国家和省级补贴基础上,每亩再累加补贴2000元,以进一步促进农民发展农业大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高新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55.
李丽霞 《长江蔬菜》2012,(11):37-38
夏福2号大白菜是由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耐热、抗病、高产,非常适宜福建省蕉城区高海拔山区种植,栽培时要选择适宜播期,培育壮苗,高畦栽培,合理密植;田间注意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适时分期采收以获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6.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在几乎所有哺乳动物中传播的高致死率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传染途径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患畜的唾液腺和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体外排出.  相似文献   
57.
目前,蕉城区的反季节莴笋栽培主要有高山(海拔800米以上)夏季反季节栽培和半高山(海拔500-800米)夏秋反季节栽培两种栽培方式。由于生长期间阳光充足.肉质茎膨大时昼夜温差大,与春莴笋相比,反季节莴笋具有生育期短、瘸害轻、品质好的优质,晚秋或初冬抢早上市.价格较高,种植效益好。  相似文献   
58.
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某猪场2007年6月40头断乳后半个月的仔猪相继发病,经检查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继发肺炎,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开始时见1~2窝中的部分仔猪表现不安,在保育舍乱跑,摇头,打喷嚏、流鼻涕,有黏液性分泌物,而体温不高。畜主以为是仔猪感冒,遂按一般感冒处理,持续1~2周后不但没有好转,而且发病仔猪越来越多,喷嚏不断,  相似文献   
59.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地理条件优势得天独厚,最晚熟的龙限品种可延迟到11月中旬采收。该区今年晚熟龙眼喜获丰收,总产量达1.8万t,产值1.5亿元,创下晚熟龙眼产业新高,广大果农喜上眉梢。目前,晚熟龙眼产业已成为蕉城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60.
2月28日,邵武保收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工人在调整试用当日合作社购买的新型风送式高效远程喷雾机。邵武保收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建的,合作社的40多位社员针对全市农村130多个规模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家庭农场有高效植保机械化作业服务的需求,在市农业植保、农机管理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投资20多万元购进1台新型植保机械和1台配套使用的大型轮式拖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