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2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414篇
林业   866篇
农学   710篇
基础科学   215篇
  577篇
综合类   5692篇
农作物   539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1811篇
园艺   1068篇
植物保护   746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691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573篇
  2006年   541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459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主要发生在叶部,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出现退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的粉疱,即复孢子堆。复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斑,即冬孢子堆。  相似文献   
42.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的一种常见蹄部疾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发出恶臭气味为特征。  相似文献   
43.
鸡节片戴文绦虫(Davainea proglottina)属戴文科(Davaineidae),寄生于鸡、鸽、鹌鹑的十二指肠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对雏鸡的危害较严重.禽类在潮湿环境中易感染本病,由适宜于潮湿环境的中间宿主蛞蝓或陆地螺传播.卵从终末宿主排出后,六钩蚴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能存活5天左右,干燥与霜冻使之迅速死亡.2004年11月在我动检站发现两例鸡节片戴文绦虫.  相似文献   
44.
在60日龄二元杂交猪的日粮中,添加3%、5%、8%的大蒜茎叶粉,进行120天育肥试验,结果各组日增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3,7.7和6.9个百分。饲料适口性好,并可利用废弃大蒜茎叶。  相似文献   
45.
疥癣是家兔的常发病,它是疥螨或痒螨侵入家兔皮肤所引起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疾病。该病以剧痒和患部发炎、结块为特征,其传染性很强。兔患病后日渐消瘦、毛色无光,重者常衰竭死亡。此病在长江以南的兔群中较普遍,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更易流行,北方和西部气候干燥,发病率较低。 真菌癣是由小孢霉菌和真菌霉感染皮肤及毛囊、毛干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真菌性皮肤病。规模化兔场在高温、高湿季节容易发生此病。此病始发于家兔的头部、鼻端或眼睛周围,呈圆圈形脱毛和肤红肿,继而呈现糠麸状,并蔓延至家兔全身的各个部位。仔兔容易感染此…  相似文献   
46.
47.
48.
85.点柄臭红菇Russula senecis Imal,大庸,4230,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有毒。 86.臭黄菇Russula fotens Pers.ex Fr.,大庸465,林中地上散生,群生。有毒,味苦,但常有人采回煮洗后食用。 87.拟米黄菇Russula pectinatoides Peck.,大庸054、055,马尾松、壳斗植物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散生。晒干后可食。 88.臭辣菇Russula farinipes Romell.,大庸006,马尾松、壳斗植物混交林中地上单生,  相似文献   
49.
丝核菌细胞核染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比较了5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对丝核菌(Rhizoctonia)菌株细胞核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番红O-KOH的染色效果最好,Giemsa、苯胺蓝-甘油次之,染色效果最差的是苯胺蓝-乳酚油及曲利苯蓝-乳酚油。用番红O-KOH染色方法对分离自13种作物的57个丝核菌菌株进行细胞核染色,其中3个菌株为双核丝核菌,其余54个菌株为多核丝核菌。  相似文献   
50.
食用真菌基因工程实验技术(连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流行的基因工程实验技术,是把某种外源基因或DNA序列,通过离体的DNA重组分子转导技术,重组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使其独立地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表达,并通过无性或有性生殖过程将外源基因遗传给后代,以达到操纵生物体经济性状的目的。这种DNA重组技术(Recombiant DNA Techniques),即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或称遗传工程(Genetie Engineering),也有人称之为基因克隆(Gene Clong)或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e)。上述基因工程与遗传工程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后者的概念更广泛。基因工程特指在分子水平上对遗传结构进行修饰或重组的生物工程技术。当其用于遗传育种时,可称之为遗传工程。但遗传工程既可以是分子水平的基因工程,也可以是细胞水平的生物工程技术,为原生质体融合或组织培养等。近年来,国内生物工程研究在食用真菌领域中,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报导较多,但构建食用菌基因文库(Genome Library)等DNA重组技术尚未见报导。本文是笔者1988—1991年从(一)制备原生质体;(二)提取高分子量平菇总DNA;(三)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总DNA分子量;(四)选择载体;(五)总DNA的部分酶切;(六)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七)包装抽提物效价的测定;(八)连接包装转导,构建平菇基因文库等八个方面实验的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