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90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10篇
  87篇
综合类   850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553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2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主要阐述了工业防腐防霉剂1,2-并异噻唑啉-3-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根据主要成分不同配方的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实验和进行筛选,以筛选出来的杀菌剂为目标杀菌剂进行杀菌机理及无毒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中国兽医学报》2020,(2):369-374
为研究阿达唑和吡喹酮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治疗效果,将30只患豆状囊尾蚴的病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阿达唑、吡喹酮和淀粉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从临床症状、体质量变化、白细胞分类变化、病理学宏观、微观和超微结构检查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证明2种药物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治疗主要有3点不同:一是阿达唑可使豆状囊尾蚴头节的齿钩破坏,吸盘闭锁,并发生凝固性坏死和钙化,囊液充分吸收;而吡喹酮主要引起头节和原始体节起泡、破溃和崩解,皮层破坏,平滑肌收缩,吸盘口闭合,死亡的虫体呈扭曲状,囊液吸收不充分。二是阿达唑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反应较慢;吡喹酮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三是阿达唑治疗组的增长速度比吡喹酮治疗组的快,差异显著,而2治疗组的增长速度均比对照组的快,差异非常显著。总之,阿达唑和吡喹酮对兔豆状囊尾蚴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以前者更好。  相似文献   
43.
氟磺胺和氟磺胺均为杀菌剂,中等毒性,分解产物可转化为有毒物质,现行国标规定的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但操作复杂、仪器普及率不高、适用范围有限。本试验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果蔬(黄瓜、番茄、葡萄)中甲氟磺胺和氟磺胺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结果显示,QuEChERS前处理的吸附剂组合为750 mgMgSO4+50 mgC18+250 mgPSA+50 mgGCB,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后,上清液澄清,略带色泽,化合物平均回收率在79%以上;甲氟磺胺和氟磺胺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加标回收率为79.73%~97.39%,精密度RSD为1.68%~4.21%(n=6),检出限分别为12.5μg/kg和15.1μg/kg,定量限分别为41.9μg/kg和50.2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能很好地满足上述三种果蔬中甲氟磺胺和氟磺胺残留量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44.
<正>动物寄生虫病可引起动物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对畜牧业危害严重[1]。目前,常用有机磷酸酯、大环内酯和骈咪唑等类药物进行治疗。有机磷酸酯类药物对多数消化道线虫和部分吸虫有效,亦可杀灭体外寄生虫,但此类药物毒性大、安全范围窄,容易引起中毒反应[2]。伊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驱肠道线虫药,对体外寄生虫亦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但没有驱除吸虫和绦虫的作用。同时,伊维菌素的片剂不稳定,对光线敏感、易迅速氧化而失活,使用  相似文献   
45.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法测定电子烟烟油中的并[α]芘(B[α]P),电子烟烟油样品用硅胶分散,然后用带柱层析净化功能的索氏提取器净化,经提取净化后的样品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测定,该方法中B[α]P的检出限为3.5 ng/m L,定量限为10.0 ng/m L,样品B[α]P加标回收率在91.2%~95.7%之间。采用该方法的样品前处理可避免常规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多次转移、浓缩,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前处理时间,有效减少分析误差,且有机溶剂用量大大减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该方法用于电子烟烟油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6.
正山茶是我国传统观赏花卉,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为广大花木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山茶也是病虫害种群众多、危害严重的花木,笔者在浙江地区观察到30余种。病害腐烂病山茶腐烂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受害苗木2~3年内将枯死,是目前种植山茶危害性最大的病害之一。该病在不同茶花种类有高度的选择性,同一地块的‘红露珍’可能因病全军覆  相似文献   
47.
肉兔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肉兔养殖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项目,控制成本,减负增效,可参考采用以下的肥育方法。1分群前准备1.1驱虫催肥前应先给肉兔驱虫。方法是在分群前2天的第1天晚上和第2天早上分别给丙硫咪唑(按每千克重按10毫克剂量)。1.2去势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噻隆(TDZ)在红掌外植体诱导及增殖继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外植体诱导阶段,添加0.1mg·L-1的TDZ,可以缩短诱导时间,提高诱导率。TDZ浓度大于0.1mg·L-1会导致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的畸形发展,而且会影响红掌组培苗移栽之后的长势。在愈伤增殖阶段,TDZ的使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9.
咪唑脲是一种世界公认较安全可靠的动物专用抗原虫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梨形虫病、边虫病、锥虫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等。该药具有代谢吸收快、分布广泛、消除缓慢、血药半衰期长的特点,常用于牛、羊、猪等规模养殖动物的原虫病治疗,近年也常被用于宠物原虫病的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大多数情况下此药副作用微小,但应禁止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使用。目前在牛羊组织和奶中均能够检测到该药的残留,是否对人体有危害尚不清楚。由于长期被广泛使用,近年研究发现一些原虫对咪唑脲产生了耐药性。未来应对咪唑脲的杀虫效果做深入探索,确定更准确的杀虫谱和给药方案;同时进一步研究其对人体是否存在危害,进而确定停药时间和最大残留量。本文主要对咪唑脲的临床应用效果、药物残留、副作用和耐药性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磺酰脲类除草剂药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作物主根长法测定了常用两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Zea mays L.)农大1236和豌豆(Pisum sativum L.)中碗6号的相对毒力,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以IC50值比较,氯磺隆、胺磺隆对玉米的毒力较高,容易造成药害。豌豆试验结果表明,豌豆对氯磺隆和胺磺隆比玉米更敏感。离体玉米和豌豆ALS酶的研究表明,豌豆的ALS对两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较玉米更敏感,氯磺隆对两种作物的ALS抑制作用也较胺磺隆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