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9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林业   1116篇
农学   607篇
基础科学   308篇
  919篇
综合类   4928篇
农作物   504篇
水产渔业   292篇
畜牧兽医   3257篇
园艺   528篇
植物保护   365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692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886篇
  2011年   873篇
  2010年   754篇
  2009年   793篇
  2008年   793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丹东草莓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是蔷薇科草本浆果类植物,栽培历史300多年,我国自1921年从俄罗斯引入黑龙江省一面坡以来,栽培历史80多年.就露地栽培来说,草莓是"早春第一果".果实柔软多汁,色彩艳丽,酸甜适口,芳香浓郁,被人们誉称"水果皇后".  相似文献   
72.
肖运成 《长江蔬菜》2002,(11):16-17
笔者2001年在随州示范推广无籽西瓜嫁接稀植优质高效栽培模式,667 m2密度由600~700株降为240~280株,用苗量减为原用量的40%,不整枝,不打权,省种省工,降低了成本,产量达到3 000~4000kg ,高产田块达到5000kg,产值3000元左右.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3.
建莲又称西门莲,原产于闽西北内陆山区——建宁县。建宁白莲粒大圆满,洁白清香,经煮易烂,久煮不散,入口即散,汤色清,韵郁馥香,因而驰名中外。近年来,建莲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年全县栽培面积基本稳定在3000~3500hm2,年总产量2250~2625t,产品主要销往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建莲标准化栽培技术于2001年通过省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提高15%。因此,实施“建莲综合标准化”栽培,生产出高产优质绿色产品,对扩大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4.
磷化氢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不同虫态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研究了磷化氢(PH3)对储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卵、各龄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并选用PH3间歇熏蒸以及PH3与气调交替处理等措施对嗜卷书虱进行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措施对嗜卷书虱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H3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各虫态有不同的致死效果。对卵而言,24、72和120 h熏蒸处理的LC50分别为0.137、0.045和0.035 mg/L;而24 h熏蒸处理对若虫的LC50在4.285~7.364 μg/L之间,对成虫的LC50为20.404 μg/L;采用25 μg/L的PH3进行24 h熏蒸处理,间隔10 d后再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熏蒸处理,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采用PH3 (12 μg/L)和气调(体积比例为35% CO2,1% O2,64% N2)交替处理能够延缓嗜卷书虱种群抗性的发展,交替处理3~5次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根据普通生物学和血清学特性,长豇豆病毒病的病原被鉴定为黑眼豇豆花叶病毒(Blackeye cowpea mosaic virus,Bl CMV)、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owpea aphidborne mosaic virus,CAB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 virus,CMV)。  相似文献   
76.
朱来志 《蔬菜》2003,(3):37-37
石耳又名石壁花、石衣皮,是中国特有的低等岩生植物。多生于山地岩石上,长在悬崖绝壁阴湿处的石缝间,自然界野生种子实体单生一般6~7 a才能长成。石耳在中国历史上早已被发现,分布于中国南方一些大山的石崖上,如浙江的天台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均有分布。石耳在植物学中属石耳科石耳属地皮类,是一种食药兼用菌。植物体呈叶状扁平,形状与木耳相似,但比木耳大些,呈不规则圆形,通常腹面呈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细刺,背面呈灰白色或灰绿色,有黑色茸毛。整个植物体胶质半透明,干燥后高度收缩成革质,易脆折,正中央有一脐状突…  相似文献   
77.
小麦化感作用物的提取,分离及其对白茅的杀除效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小麦颖壳提取物经3520树脂分离后,对所得甲醇洗脱物离心,分得油类似物、上清液及沉淀物。前两个组分在300mg/L的浓度下,对白茅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8%。上清液经硅胶柱分离,得7个亚组分,其中第1、3和7号亚组分在500mg/L浓度下对白茅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5%、91%和95%。第3亚组分经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又分得A、B、C 3个组分,褐色粉末状的B组分在1000mg/L浓度下使白茅的生长量下降81%。从而证明小麦颖壳对白茅的化感作用是由多个化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室内和温室及大田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颖壳中的甲醇洗脱物在24mg/株的剂量下对白茅生长的抑制率可达90%以上。这暗示,小麦颖壳中的甲醇可溶物可望开发成为防治白茅的生物除草剂。  相似文献   
78.
草莓摘叶处理对果实芳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哈达’品种坐果后植株进行摘叶处理,对成熟果实的糖类和芳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摘叶、摘1/3叶和摘2/3叶3个处理果实GC/MS分析分别检测出43、33和37种芳香物质成分。随摘叶程度加重,芳香物质成分中酯类的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醛类的相对含量呈上升的趋势;2,5-二甲基-4-甲氧基-3(2H)-呋喃酮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果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9.
 丹参(Salvia milt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我国一种常用大宗中草药。近年来河北安国中药材基地丹参上一种退化病十分严重,该病田间发病率高,有的田块高达60%~80%,表现为花叶、斑驳、卷叶、黄化、矮化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丹参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利用生物学、电镜观察、血清学方法和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对病原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与该病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0.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 (维生素C)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及肠道菌群影响。结果表明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试验期期末体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分别较对照组提高 5 .72 %和 6 .2 4 % (P <0 .0 5 )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分别比对照组高 6 .37%、6 .92 % (P <0 .0 5 ) ;0 .1%维生素C组、0 .3%维生素C组、0 .5 %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饲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 ;除 0 .7%维生素C组外 ,各处理组较对照组均降低了腹泻频次 ,0 .3%维生素C组比对照组腹泻频次降低了 2 2 .75 %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添加维生素C降低了肠道内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菌落数量 ,其中 35日龄 0 .3%维生素C组和抗生素组雏鸡肠道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的数量分别降低 4 5 .0 5 %和 5 2 .14 % (P <0 .0 1) ;0 .3%维生素C组双歧杆菌的数量比对照组提高 34.9% (P <0 .0 5 )。添加0 .3%的酵母培养物可取得替代抗生素提高蛋雏鸡生产性能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