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91篇
  免费   804篇
  国内免费   1206篇
林业   1604篇
农学   1958篇
基础科学   1059篇
  2106篇
综合类   11284篇
农作物   1745篇
水产渔业   428篇
畜牧兽医   2649篇
园艺   1262篇
植物保护   706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74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519篇
  2016年   648篇
  2015年   707篇
  2014年   1010篇
  2013年   1057篇
  2012年   1229篇
  2011年   1247篇
  2010年   1178篇
  2009年   1243篇
  2008年   1509篇
  2007年   1256篇
  2006年   994篇
  2005年   1003篇
  2004年   750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698篇
  2000年   672篇
  1999年   507篇
  1998年   487篇
  1997年   465篇
  1996年   483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446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245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294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瘦肉型杂交猪肥育屠宰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大×甘、杜×甘、汉×甘、长×甘四个杂交组合和甘×甘纯繁对照组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肥育和屠宰各项主要指标均高于母本纯繁对照,平均肥育期缩短26d(P〈0.01),日增重提高90.84g(P〈0.01),每千克增重节省饲料0.47kg(P〈0.01),瘦肉率提高4.9个百分点(P〈0.01),眼肌面积增大5.53cm^2(P〈0.01),膘厚下降0.85cm(P〈0.01)。杂交组合间比  相似文献   
92.
桑树冬芽组织培养品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树组织培养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也有很多利用桑不同部位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培养体系的报道:其中利用桑冬芽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成不定芽,并培养成新植株的技术为快速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途径。在生物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外源基因的导入等都必须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进行,桑冬芽组织培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不同桑品种的桑冬芽组织培养的差异性,为利用桑冬芽快速繁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3.
本课题是在多年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应用回归最优设计对水稻进行有机与无机肥经济最佳配比试用技术研究。试验结果采用微机PC-1501运算,最终得出在不同土壤肥力下的汕优桂33达到的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94.
水稻硅肥施用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从生产力要素均衡组合原理论述起,在阐明了生产力要素组合均衡、不均衡、均衡效应及均衡阶跃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力要素的宏观组合关系,提出了我国农业生产力要素宏观组合优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6.
山地密植杏园高标准覆草,可收到培肥土壤,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浅根系发育,扩冠增产等多重效益。对200亩4~9年生树,5年覆草试验结果表明,较对照园亩均增产202.5kg,单株平均冠积大5.3m~3,益本比高39.3%。  相似文献   
97.
98.
99.
应用^15N示踪技术对北京春稻氮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
T 型杂种小麦的研究在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历程之后,取得了重大进展,所谓杂种恢复度与恢复系恢复力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国内外均有 T 型杂种小麦进入较大面积的生产。选配强优势组合以及探讨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则成为目前 T 型杂种小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