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485篇
农学   284篇
基础科学   550篇
  133篇
综合类   2164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241篇
畜牧兽医   3566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材料 1.1动物18月龄SPF公鸡8只,母鸡2只,经7天饲养观察,食欲和精神状态良好,采血测试ND、IB、IBD、MD、喉炎、禽流感均为阴性,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102.
(上接第5期第16页) 三、鹅病防制 (一)预防几种传染病的方法 1.健康鹅群免疫程序.种鹅群:(1)雏鹅群: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免疫种鹅在有效期内其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需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03.
即使是在非常健康的猪场,不正确的后备母猪适应(或称驯化)程序仍是持续发生蓝耳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适应方法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后备母猪不能一致地感染场内的多种病原体。大多数后备母猪适应程序都没有被科学地证实其有效性,所以其经济效益也无法确定。未接触过蓝耳病病毒的后备母猪进入妊娠舍后,往往会受到蓝耳病病毒、支原体病毒潜在的感染威胁,并在机体中得到增强和扩散。后备母猪适应程序成为降低蓝耳病病毒在阳性群中暴发的主要控制策略之一。因此,为了评估后备母猪在获得免疫时,何种适应程序能达到一个与病原接触的最佳水平(?)是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通过对藏鸡进行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抗体监测,制定出了一套适合西藏藏鸡的新城疫免疫程序:10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或点眼;30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或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或点眼;60日龄新城疫Ⅰ系疫苗气雾免疫或肌肉注射;120日龄新城疫灭活疫苗皮下注射;以后根据免疫监测情况进行免疫,与此同时,提出该病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5.
自1998年1月1日,《动物防疫法》实施以来,各地普遍实行了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使上市肉品检疫持证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动物防疫监督实践中,笔者常常遇到没有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偏远山区,还是沿用市场检疫的方法,特别是对一些逃避检疫的个体经营者经营的肉品,发现  相似文献   
106.
规模化养猪是工业生产方式的高效养猪法.在我国虽然起步时间较短,但在养猪生产上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农业部统计资料来看,目前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的出栏猪已达1.2亿头,接近全国出栏猪的四分之一,而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高低与该场的免疫程序、消毒卫生制度及饲养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怎样控制鸡群免疫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不少养鸡专业户反映,疫苗注射后仍然发病。为查清原因,我们对这些养鸡户的饲养管理状况、饲料使用情况及免疫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近段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一部分是饲喂了感染霉菌的玉米引起,一部分是免疫接种时一些具体做法不当所致。因此,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控制:1避免使用霉变玉米由饲喂感染霉菌的玉米引起鸡群免疫失败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鸡群饲喂含有300×10-9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即可引起中毒。其表现为:法氏囊和胸腺萎缩,皮下出血,对疾病的感受性提高,蛋变小,蛋黄重量降低,受精率、孵化…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牧业通讯》2004,(4):16-16
本办法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决议制定。  相似文献   
109.
牛奶质量的好坏不仅与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有关,而且与牛奶的卫生状况,即牛奶中细菌、体细胞以及杂质含量的多少密切相关。卫生状况差的牛奶不仅保质期短、加工特性差、加工出的乳制品质量低劣,而且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牛奶或牛奶制品是否是在符合卫生要求的环境下生产的。这里所说的符合卫生要求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消除牛棚中、挤奶间、牛身上污染牛奶的灰尘;使用能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的干净的挤奶设备和贮奶容器;奶牛的健康等。如果在牛奶生产、贮存、运输等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10.
疫苗接种是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所以,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近年来,一些免疫鸡群常常发病,给养鸡生产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