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69篇
农学   248篇
基础科学   340篇
  53篇
综合类   2298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567篇
园艺   17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内蒙古林业》2009,(12):4-5
在全区林业科技工作会议上,高锡林厅长强调:为了切实把林业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上来,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形成林业生产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的推广应用率显著提高,使林业工程建设适用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5%队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要突出抓好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22.
23.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知识或技术是否实现与农业经济的有效对接,取决于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农业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农业高校,是现代农业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科技研究开发集散中心.它在培养适应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也产生一大批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重大科研成果,并将其推向市场,服务于社会.然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农业高校与发达国家比较,其科技成果对生产所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24.
“金稻龙”水稻药肥是中国农业大学与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无偿拨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扶持产品,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其特点是在水稻田一次性施用,可达到施肥、除草、增产的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25.
籼型水稻野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元丰A是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水稻三系不育系。经专家考察,元丰A田间表现群体整齐一致,不育株率为100%,不育度达99.99%,不育系柱头外露率47.16%;保持系元丰B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12项指标中有9项指标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3项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2006年9月23日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26.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技人员经过长期艰苦的科研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与推广,不仅能够促进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由于多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是在国家统一计划下的政府行为,在向农业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与推广就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成果的内涵及其特征   所谓农业科技成果是指经过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劳动产生的具有一定农业经济使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无形的知识…  相似文献   
27.
28.
广西武鸣县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强与科技部门联系.开展科技咨询活动.促进了科技项目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29.
发展鹅业生产,提高鹅业生产水平,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只有加强鹅业生产项目的研究,才能出成果,才能不断有新的鹅产品问世,才能有效益。有了效益才能求发展,鹅业生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必须依托鹅的产业。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同生同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直接表现于产品和生产水平的竞争、品牌的竞争,但是说到底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鹅业生产必须始终依靠科学技术才有后劲。为大力推动科技进步,笔者认为目前研究重点:①充分利用我国鹅的遗传资碌,采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先进测试手段,培育出生长快,繁殖丰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肉质优或产肝性能好,或产羽缄质优等优良品种、品系或杂交配套系。②积极研究鹅的深加工产品,合理地综合利用,生产出更多新型的绿色产品,打开市场,增加效益。如在鹅肉加工风味、保鲜、包装、冷藏技术上,在裘皮加工工艺上,在鹅肥肝的填肥、取肝、保鲜、运输技术上,在增加羽缄的产量上等进行研究。③鹅生产中的实用技术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碌和环境条件、技术力量研究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饲养配套技术(包括饲养制度、饲养方式、免疫程序配方)等。  相似文献   
30.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250
<正>《湖北农业科学》(半月刊)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和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入选"中国期刊方阵"的最高层面"双高期刊"(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行列(全国同类同级期刊中仅此一家);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本刊以学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特色,主要报道国内外农业最新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传播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