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14篇
  377篇
综合类   498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究覆膜条件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对花生植株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于2021和2022年设置盆栽裂区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方式(覆膜处理(M1)和无膜处理(M0))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常规施磷量+无生物炭处理(P1C0)、3/4常规施磷量+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P2C1)、3/4常规施磷量+1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P2C2)、2/3常规施磷量+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P3C1)、2/3常规施磷量+1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P3C2))对花生植株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磷素利用、土壤有效磷含量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M0处理相比,M1处理下花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7.6%和29.1%、12.4%和25.9%、14.9%和16.0%、6.5%和14.8%,饱果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了17.7%和18.8%(2 a平均)。同一覆膜方式下,从苗期至饱果期,花生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22.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占小麦播种面积80%以上.冬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 kg小麦,需吸收氮素1.4~1.6 kg,磷素0.5~0.75 kg,钾素1.5~2 kg,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1∶0.33∶1,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3.
探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菊芋块茎产量、品质、植株理化特性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实现菊芋高产优质栽培和农田磷素高效利用与科学施磷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2020连续两年分别于河南省原阳县和方城县布置磷肥用量田间试验,2019年设0、60、120、180和240 kg P2O5·hm-2 5个磷肥用量水平,2020年则分别设0、45、90、135、180和225 kg P2O5·hm-2 6个施磷水平。研究磷肥施用对成熟期菊芋块茎产量、品质(菊糖、还原糖含量)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叶片绿原酸、SPAD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计算分析菊芋收获指数、磷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等肥料吸收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磷肥供应均显著提高2019和2020年菊芋块茎产量,肥料效应呈“线性+平台”趋势变化,适宜施磷量分别为155和107 kg·hm-2。此外,磷肥供应显著提高菊芋块茎菊糖和还原糖含量。与不施磷相比,2019-2020年度块茎总糖含量增幅分别平均为11.6%和18.3%。各生育期菊芋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叶片绿原酸含量、SPAD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施磷量增加而明显提高。菊芋磷素收获指数(PHI)、磷肥利用率(AUP)和农学效率(AEP)均随着磷肥用量增加而明显下降,施磷处理两年平均PHI、AUP和AEP分别为0.813、15.1%和23.9 kg·kg-1。因此,合理施磷可显著提高菊芋成熟期块茎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各生育期生理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菊芋适宜施磷量为105~150 kg·hm-2。  相似文献   
24.
磷素环境与马褂木种源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很低,难以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的需要。据统计,在全世界13·19亿hm2的耕地中约有43%缺磷,而我国耕地则有2/3缺磷(何绪生等,1998)。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多雨,富铝化作用明显,多数土壤呈酸性或强酸性,磷素固定强烈,土壤有效磷含量仅在1~2mg·kg-1(邱燕等,2003)。虽然施用磷肥的效果显著,但其利用率一般不超过10%,多为土壤固定并转变成植物较难吸收的Ca-P、Fe-P和Al-P等(熊毅,1997)。鉴于植物具有将土壤难溶态磷转化为有效态磷并加以吸收利用的能力,通过选育磷高效利用的植物品种来开发土壤中难溶态的磷素资源,可减小对施用磷…  相似文献   
25.
砂基栽培中的磷素淋溶损失不仅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还能引起地下和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在综合中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砂基栽培磷素淋溶问题的提出、影响磷素淋溶的因子、防治方法,并对砂基栽培磷素淋溶及其防治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对20个杉木不同家系的苗木进行磷素营养要求试验,1年生苗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家系苗木对磷素营养反应敏感,2g磷处理使苗高、地径分别增益3.7%—96.5%、7.4%—61.1%,4g磷处理使苗高、地径分别增益2.1%—83.1%、3.7%—57.9%,杉木苗期需要磷素营养。三明38、三明67、三明48、三明58四个家系生长比较理想,在0g磷处理下,1年生平均苗高13.0—15.99cm,平均地径0.23—0.27cm,这4个家系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力,20个家系间对磷素营养要求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县湿地松8a施肥试验,以及土壤磷素形态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岩红壤施肥效果明显,单施磷肥,磷钾肥,氮磷钾肥对树高生长增加7%-9%,胸径生长增加12%-13%,材积生长增加23%-38%,肥效达显著水平,土壤中磷素形态以Fe-P和Ca-P为促进湿地松生长最有效磷素。  相似文献   
28.
29.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水稻叶片磷素含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获取水稻叶片磷素含量信息,采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仪获取水稻冠层高光谱影像,并采样检测叶片磷素含量(质量分数)(Leaf phosphorus content, LPC)。分析了水稻LPC在无人机高光谱影像上的光谱特征,使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对磷素敏感的特征波长,通过任意波段组合构建并筛选与磷素高度相关的光谱指数,基于特征波长反射率和光谱指数建立水稻LPC的估算模型,利用最佳模型对高光谱影像进行反演填图,得到LPC空间分布信息。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LPC与462~718 nm范围内光谱反射率显著负相关,负相关最大处相关系数达到-0.902;LPC的特征波长为670、706、722、846 nm,基于特征波长、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的LPC估算模型精度最高,验证R2达到0.925,RMSE为0.027%;在任意波段组合构建的3种类型的光谱指数中,NDSI(R498,R606)、RSI(R498,R606)和DSI(R498,R586)与LPC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0.915和0.938;基于3个光谱指数、使用神经网络构建的LPC估算模型精度较高,验证R2为0.885,RMSE为0.029%;对各生育期水稻LPC空间分布的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相一致,说明利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可以实现田间水稻LPC的快速无损监测。  相似文献   
30.
<正>稳定性肥料添加剂NAM是由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及磷素活化剂联合构成的复合型添加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组合使用可对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进行全过程调节,既抑制氨挥发损失,又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延长铵态氮的存留时间,减少转化成硝态氮后的淋溶以及进一步的反硝化损失。磷素活化剂可活化释放土壤中的磷,减少肥料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