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76篇
  免费   854篇
  国内免费   1184篇
林业   1712篇
农学   1708篇
基础科学   960篇
  1320篇
综合类   10966篇
农作物   1326篇
水产渔业   1168篇
畜牧兽医   7183篇
园艺   1131篇
植物保护   640篇
  2024年   253篇
  2023年   898篇
  2022年   871篇
  2021年   938篇
  2020年   839篇
  2019年   1116篇
  2018年   452篇
  2017年   888篇
  2016年   950篇
  2015年   986篇
  2014年   1327篇
  2013年   1316篇
  2012年   1698篇
  2011年   1657篇
  2010年   1599篇
  2009年   1525篇
  2008年   1603篇
  2007年   1307篇
  2006年   1030篇
  2005年   940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692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217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系统地研究了中华稻蝗发生动态与危害损失。结果表明,中华稻蝗在浙江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早稻和早播单季晚稻。水稻分蘖期接入虫量10~50头/m2,叶被害率为52.61%~78.81%,叶被害指数为14.51~25.00,产量损失率为2.31%~27.42%,孕穗至破口期接入虫量1~17头/m2,叶被害率为56.63%~88.00%,叶被害指数为14.69~31.32,产量损失率为1.28%~32.74%,随着虫口密度增加,危害程度上升,产量损失率加大,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建立了危害损失关系式。水稻叶片受害、光合能力减弱、幼穗分化不良、实粒减少、秕谷增加和粒重下降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模拟测试表明,随着水稻受害生育期推迟损失增大,且分蘖期危害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2.5%~3.0%;2~3龄蝗蝻为防治适期,氟虫腈、三唑磷等有较好防治效果。提出水稻分蘖期和孕穗至破口期防治指标分别为10头/m2和5头/m2。  相似文献   
892.
在马尾松人工纯林中,设置固定观察样地,通过室内和林间人工饲养马尾松腮扁叶蜂幼虫,在害虫发生季节后,选择不同受害程度的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实测并计算受害与未受害松树针叶和材积损失以及单位面积材积的损失。弄清了害虫地面虫口密度与林分受害程度的关系,确定了害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893.
水稻穗期灰飞虱为害损失测定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灰飞虱种群动态与为害损失。结果表明,在浙江北部稻区,灰飞虱年发生5~6代,9月下旬至10月为全年种群数量高峰,也是为害晚粳稻穗严重期;随着水稻穗期虫口密度上升,产量损失加大,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受害稻穗粒重下降,空秕率上升,是导致水稻减产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建立了为害损失关系式,拟订经济允许水平,综合提出水稻穗期灰飞虱防治指标为水稻齐穗后7~14d为防治适期,每穗灰飞虱成、若虫密度3~5头。  相似文献   
894.
农田黑线姬鼠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 ̄1995年10年监测结果表明,黑线姬鼠为浙江农田优势种,每年4 ̄5月和9 ̄10月为繁殖高峰期,6月和10 ̄11月为数量高峰。冬前冬后密度基数,种群年龄结构,繁殖力,温度,降水,天敌和药剂防治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及预测的依据。根据害鼠密度与稻麦为类损失率及经济允许水平,提出主害期控制的鼠密度指标为:大小麦2.7% ̄4.4%,早稻4.6% ̄6.7%,晚稻6.9% ̄8.4%,防治指标为  相似文献   
895.
胚轴切断法诱导棉花抗棉铃虫及其生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导抗虫棉株对棉铃虫营养代谢功能的影响表明,胚轴切断法结合假单胞杆菌(D-2251)诱导处理的棉株可使棉铃虫相对生长率(RGR)、相对取食量(RCR)和近似消化率(AD)明显降低,分别降低22.95%、26.12%和27.23%,仅用胚轴切断法处理的棉株可使GRG、RCR和AD分别降低17.25%、21.44%和4.09%。对诱导处理棉株体内植物多元酚和抗虫萜烯类的测定结果表明,经过胚轴切断法后,  相似文献   
896.
沙生植物抗旱性比较的主要指标及分析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植物抗旱性比较,关系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树种选择,是干旱半垣地区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目前抗旱研究中常用的抗旱指标及其分析方法给予总结。  相似文献   
897.
不同形态锌对断奶仔猪补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同窝分组法将10头“长二”断奶仔猪按性别和体重均分为两组,分别喂含富锌真菌(有机组)和氧化锌(无机组)添加剂的日粮,补锌量均为57.4mg/kg日粮,经14天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机组分别为450g和1.53,比无机组的420g和1.70分别提高7.14%和10.00%,但差异不显著(P>0.05);有机组的血清AKP含量为160.56miu/ml,高于无机组的117.14miu/ml,差异显著(P<0.05);有机组和无机组的血清IgG含量分别为2.82mg/100ml和2.66mg/ml,差异不显著(P>0.05);肾、脾、肝、跖骨、血清、血细胞等组织器官中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98.
草坪产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辉珠 《草业学报》1998,7(1):70-74
就我国草草坪产业化,提出了草坪文化、价值、产业和全面国家安全生态国防的观点,旨在转变传统观念,确立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产业兴国。  相似文献   
899.
土壤低温对嫁接黄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李志英  卢育华 《园艺学报》1998,25(3):258-263
黄瓜嫁接及自根植株在结果初期经11~13℃土壤低温处理1周后,根系中酶的活性降低,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伤流速率降低,伤流液中矿质元素含量明显减少,地上部生长也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片水势降低,气孔阻力和细胞间隙CO2浓度增大,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降低。嫁接植株各项测定指标均优于自根植株。由此得出,土壤低温通过根系对整个植株产生了不良影响;嫁接能够增强根系抗土壤低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00.
选择数量性状存在明显差异的9年生杉木正、反交组合F1代及其亲本、测定和分析其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杉木种内杂交存在较明显的“母本效应”只要父母本选配恰当,获得超优势亲本的杂合体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