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9篇
  5篇
综合类   32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何轻舟  岑祎 《警犬》2002,(5):8-9
缉毒是海关缉私任务之一,用犬缉毒是缉毒工作的重要手段。2000年12月全国海关缉毒工作归口走私犯罪侦查机关管理后,海关用犬缉毒工作的司法依据与执法手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62.
63.
大学生作为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陆续出现,且有增长趋势。通过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让社会关注大学生,使之健康成长,并结合多方资料探讨一些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6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学校教育中应采取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65.
我国农村女性的犯罪率越来越高,犯罪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本文对农村女性的心理环境和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求找到能预防控制农村女性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犯罪生成是指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与形成。在犯罪生成过程中,首先必须有危害行为的客观存在,此乃生成犯罪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立法评价与司法评价最终促成了犯罪的生成。立法评价是犯罪行为的定义过程,而司法评价则是立法评价在实践中的具体实现,它能动地决定着犯罪的生成。因此,我们应制定合适的刑事政策即定罪政策与刑罚政策,才能更好地打击与预防犯罪,创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7.
鼓励“民告官”;福建:为被征地农民谋划长远生计;河南:将投资二亿解决民众饮水问题;甘肃:“民评官”出炉内幕;上海:青少年犯罪缓处考察。  相似文献   
68.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和单位的结合体,二者之间是包容的关系;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包括有关责任人的范围和单位范围两个方面;单位犯罪包括故意和过失;坚持单位犯罪主体单位与自然人罪过一致的原则;单位犯罪存在共同犯罪的形式,且为故意犯罪;对于单位共同犯罪不必完全照搬自然人共同犯罪中有关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应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9.
国际犯罪是指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震撼国际社会良知,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国际刑法是规范国际犯罪、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与合作的国际公约、条约等国际性法律文件的总称。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牟取非法的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70.
犯罪预防是全世界各国都在采用的传统的控制犯罪的模式,是从犯罪人和潜在犯罪人的角度着手进行预防犯罪的发生,但是犯罪数量的持续增长暗示着这一传统的犯罪预防对策的失败。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是否可以从犯罪的对立面——被害这一角度来预防被害(事实上也是预防犯罪)?如果这一理论成立,那么被害人在被害过程(犯罪过程)中的责任则犹为重要。确定了被害人在被害过程中可能负有的责任,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被害预防,减少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